鲨鱼世界网

秦始皇地宫之谜 秦始皇地宫为什么不开掘【图】

作者:lly · 发布时间:2020-02-09 08:42:21

鲨鱼世界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秦始皇地宫之谜 秦始皇地宫为什么不开掘【图】”的详细内容,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秦始皇地宫早在1962年就被考古学家发现,并且进行了全面的勘察,陵园的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这一消息震惊了中外。那么秦始皇地宫为什么不开掘,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丝毫进展。根据记载,秦始皇地宫里有上万吨水印制作的长江黄河,为了防止有人盗墓还设下了重重机关。这些究竟是真的还是古代的传言呢?今天奇事奇物小编就带大家来探索秦始皇地宫之谜。

秦始皇地宫在哪里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选址于此和古人们的风水迷信是分不开的,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

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而秦始皇地宫的具体位置,至今未能确定,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

考古学家曾今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探测到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其中仅仅是墓室就达到了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而民间还曾传说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这条通道通向秦始皇地宫,科学家做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秦始皇地宫为什么不开掘

秦始皇地宫的发现已经有65年了,至今没有任何人对它进行过正式的发掘,而且作为它附属品中的极小一部分,即秦始皇陵的难以计数的陪葬坑之一,秦兵马俑已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更让人好奇秦始皇地宫里面是什么样子。

秦始皇地宫有多大?汉旧仪》描述:“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地宫里有什么?《三秦记》说,“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珠,昼夜光明。”而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的地下考古勘察,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

在研究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封土中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而且更奇特是的秦始皇陵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印证了史料的记载。

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怕参与修陵的工匠泄露地宫奥秘,“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为防后人盗掘,还在墓内“令匠作机弩氏,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秦始皇地宫发掘计划已初步形成

虽然秦始皇地宫迟迟没有发掘,就是为了避免贸然行动,不仅会给发掘工作带来危险,也不利于文物的保护。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初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然而由于兵马俑大面积接触空气后迅速氧化,表面上的色彩全部消失,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灰色。

六步走战略

根据几十年的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日前首次提出秦陵地宫的营建主要分“六步走”,即建设排水设施、挖掘墓圹、布置墓室、券砌石顶、墓顶封土和回填排水渠等,初步揭开了秦陵地宫营建过程的神秘面纱。

“从秦始皇陵建设工程总体上看,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秦陵可说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曾参加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刘占成说,当时的场面是修地宫的修地宫,搞建筑的搞建筑。

刘占成指出,地宫最为复杂,其营建步骤也最为讲究,“首先应是排水设施,其次为挖掘墓圹,然后是布置墓室、券砌石顶、墓顶封土和回填排水渠”。

为何最先建设排水设施呢?据秦陵地区地下水文资料显示,第一层地下水距地表15米左右,第二层地下水距地表30多米。而最新研究表明秦陵地宫的深度为30米左右。秦陵地区地下水源丰富,如不解决地下水问题,地宫的土圹工程根本无法完成。

刘占成说:“要隔断排走地宫周围的地下水,排水渠应该环绕地宫一周,其深度一定要超过地宫深度,其底部则用不透水的青膏泥密封地下水源。所以说在挖掘秦陵地宫时,首先动工的是排水渠工程,水渠四周围陵,地宫范围形成孤岛,以利于下一步施工。”

秦陵地宫是竖穴土圹墓,专家利用重力定量技术推算出地宫的开挖范围为东西170米,南北约145米,深约30米,墓室底部东西80米,南北宽约50米。如果把这个口大底小的土圹粗略计算,要挖掘土方约50多万立方。

刘占成说:“当排水系统把地下水通过暗渠坎儿井不断排出后,就可以在排水渠以内的范围正式开挖地宫墓圹了。50多万立方的土方量经过墓道和周壁所留台阶而运出土圹,工程量是很巨大的。至于墓圹底部的地下水问题,则可用青膏泥填封,其之上再夯土,夯土表面再铺砖石。”

墓圹挖好之后就是布置墓室了。地宫土圹底部约4000平方米的面积,也是经过精心规划布置的。

刘占成说,分区或分室是必然的,首先主室的位置要确定,主室要安排铜棺、石椁、黄肠题凑等,文献中还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其他一些放置陪葬品的副室或耳室也留有空间,供秦始皇地下享用。

一般的竖穴土圹墓都是用土填实的,但是秦始皇陵物探验证结果显示,地宫中存在石质板材。刘占成认为墓室中存在石质板材可能属于地宫墓室顶部的覆盖材料,即地宫应是券砌石顶。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上具天文’的记载也就是说地宫顶部有绘制的天文星宿图;至于石材来源,则如晋人张华《博物志》所说‘取于渭(河)北诸山’。”刘占成说。

券顶之后则是墓顶封土,实际上这是地宫建造的最后一道工序。如今实测小山般的秦陵封土,其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封土全部经过粗夯。

刘占成说:“高大的封土堆,象征着秦始皇帝的威严,标志着秦陵营建工程的基本结束。《史记·秦始皇本纪》:‘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就是讲的地宫工程的结束情况。”

至于回填排水渠,则是想使秦陵地宫永久性地不被地下水侵蚀。刘占成认为,地宫工程一结束就会及时回填排水渠,排水渠底部应回填有很厚的青膏泥层,其上再用土夯实。

“如果我们用考古探铲钻探,打过夯土层,穿过青膏泥,必然会见到地下水,不过深度一定要打过30米才行。由于排水渠的回填密封,秦陵地宫内至今仍然没有地下水患也在情理之中。”他说。

秦陵地宫营建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重大的学术科题,都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随着今后更细致的考古勘探与研究,结合物探等最新科技成果,秦始皇地宫的发掘也会到来。

秦始皇地宫是否遭受破坏

秦始皇自13岁即位就开始为他在骊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各地征发了十万多人继续修建,直到他50岁死去,共修了37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死后2个月,尸体运回咸阳,举行丧葬仪式。人葬时,秦二世胡亥下令,将秦始皇的宫女一律殉葬,修造陵墓的工匠也一律殉葬墓中。

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伟、空前的厚葬而闻名。每位关心秦始皇陵的人都对它是否被盗十分关心。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看,每个朝代的末年都是最混乱的时期,群雄争霸,盗匪横行,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而此时正是盗墓者掘坟挖墓的大好时机,历代王朝的陵墓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被盗的。

项羽砸烧秦始皇陵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凿毁。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人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没有把东西运完。以后,关东盗贼又将铜棺窃去。 后又有牧羊人因寻找遗失的羊,持火把迸人墓穴,不慎失火,将陵墓彻底烧毁, 说大火延续烧了90天都没灭。

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秦皇陵被盗过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探察,尤其在秦兵马俑发现之后。考古工作者在地宫周围打了两百多个探洞,只发现了2个盗洞,一个在陵东北,一个在陵西侧,盗洞直径约 90厘米,深达9米,但离陵中心还差250米,都没进入地宫。现在,这两个盗洞部己被探埋地层之中,表面完全看不出来了。至于封土层,除当年国民党军队留下的几个战壕外基本完整。

经过了60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已经对秦始皇地宫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此庞大的皇陵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预见的是秦始皇地宫的里有着无数的宝藏,这些宝藏不光是金银珠宝,更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秦朝和秦始皇的文化宝藏。也许距离真正的发掘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更希望好好的保护这无价的遗产,而不是为了满足好奇盲目的行动,毫无疑问秦始皇地宫在发掘后将成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全文在线阅读<<<<

文章推荐:

1978年罗布泊食人蜥蜴事件是怎么回事?罗布泊食人蜥蜴事件是真的吗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肉身不腐是怎么回事?千年不腐的慧能大师

罗布泊双鱼玉佩事件是真的吗?罗布泊双鱼玉佩诡异事件

安徽清朝女尸不腐之谜:出土时身上带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