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品牌危机与市场打压后,泗科酸野厂终于站稳脚跟,逐步恢复市场份额。然而,苏小婉深知,想要彻底摆脱价格战的桎梏,并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赋予产品更高的文化价值。
一天晚上,她浏览社交媒体时,看到了一场非遗技艺展示活动的视频。这些传统技艺的展示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还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苏小婉脑海中灵光一闪:为何不举办一场全国性的非遗技艺大赛,让酸野制作工艺成为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同时为泗科酸野厂打造更强的文化背书?
她立刻召集团队开会,提出了举办非遗技艺大赛的设想。
“非遗技艺大赛?这会不会太复杂?”市场部负责人张强有些犹豫,“我们从未策划过这样的活动,难度太大了。”
苏小婉坚定地回答:“难度大,才有意义。通过这场比赛,我们不仅能宣传泗科酸野厂,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五一村的文化背景。只要能调动政府和文化机构的支持,这项赛事一定能成功。”
经过数次头脑风暴,团队逐步完善了大赛的构想:
1. 主题设定: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邀请全国各地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参加比赛,展示他们的传统手艺。
2. 赛事内容:比赛分为多个阶段,从初赛到决赛,包括传统技艺展示、技艺创新设计、团队协作等环节。
3. 传播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推广赛事,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
4. 奖项设置:设立多个奖项,包括“最佳传承奖”“最佳创新奖”,并为获奖者提供资金支持,用于技艺的保护和推广。
此外,比赛中特别增加了酸野制作技艺展示环节,让泗科酸野厂成为赛事的核心亮点之一。
为了让大赛获得更大影响力,苏小婉决定联合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共同推动赛事的举办。
她亲自前往市文化局,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赛事计划,并强调了非遗技艺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文化的复兴。通过这场活动,我们可以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技艺,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局的负责人对苏小婉的提议十分赞赏:“你的想法很有意义。我们可以提供文化资源支持,同时帮助你对接省里的非遗保护协会。”
随后,苏小婉又与地方政府洽谈,希望将赛事与泗科镇的乡村振兴计划结合。地方政府不仅表示全力支持,还承诺为大赛提供专项资金和宣传资源。
得到政府与文化机构的支持后,赛事筹备工作正式启动。苏小婉成立了一个专项团队,负责赛事的组织与推广。团队分工明确:
• 市场部负责活动宣传,包括拍摄赛事宣传片、策划线下活动预热等。
• 研发部参与技艺展示环节,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制作示范视频。
• 外联部负责与各地参赛者联络,并邀请知名评委。
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苏小婉强调:“这次赛事不仅是宣传泗科酸野厂,更是宣传我们五一村的文化。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专业性和文化深度,绝不能马虎。”
虽然赛事计划逐步推进,但参赛者的招募工作并不顺利。许多非遗技艺传承人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确定是否参赛。有人担心比赛流程太复杂,有人则不习惯与现代宣传方式结合。
为了打消传承人的顾虑,苏小婉亲自带队,前往各地拜访非遗技艺传承人。她耐心地解释赛事意义,并承诺赛事将为他们提供更多推广机会。
在一个小镇的泥塑工作室,苏小婉见到了一位年过六旬的泥塑艺人。他用颤抖的双手将一只精致的泥塑鸟递给苏小婉,感慨地说:“现在愿意关注我们这些老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你们愿意为我们搭建这样的舞台,我一定参加!”
预热活动:引爆关注
为了给大赛预热,苏小婉团队提前举办了一场非遗技艺展览。展览汇集了酸野制作、刺绣、竹编等技艺,吸引了大批观众。观众不仅可以欣赏传统手艺,还能参与互动体验,比如学习制作酸野和简单的刺绣图案。
展览的成功举办引发了媒体的广泛报道,非遗技艺大赛的报名人数也随之激增。甚至一些国际文化机构也表达了关注,希望通过赛事了解更多中国非遗技艺。
赛事启动:万众瞩目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全国非遗技艺大赛正式启动。在开幕式上,苏小婉作为大赛发起人发表了讲话:“非遗技艺是我们民族的宝藏,它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情感。通过这场大赛,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传承并创新这些技艺,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
开幕式结束后,赛事的初赛环节正式展开,数百位非遗技艺传承人齐聚一堂,展示各自的手艺。苏小婉站在观众席中,看着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心中充满了期待。
她明白,这场比赛只是一个开始。通过这场赛事,五一村和泗科酸野厂的故事将被更多人知道,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将在这一平台上找到新的方向。
全国非遗技艺大赛的初赛如期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比赛设立多个展区,每位选手都在自己的展位上展示独特技艺,从木雕到竹编,从剪纸到刺绣,无不令人眼花缭乱。泗科酸野厂作为赛事的发起方,也在展区内布置了酸野制作技艺的展示台。
张麻子和团队成员负责管理泗科酸野厂展台,不仅展示酸野制作的全过程,还邀请观众品尝产品。一名中年女士试吃后,忍不住赞叹:“这味道真是小时候的记忆,酸辣适中,太好吃了!”
而另一边,参赛选手的表现更是惊艳全场。一位来自云南的参赛者用竹子制作了一艘精巧的微型帆船,令人叹为观止;一位来自湖南的剪纸艺人,在现场裁出了一幅寓意丰收的剪纸画,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主办方代表,苏小婉亲自走访各个展台,与参赛选手交流。她特别对酸野展示台进行了一番指导,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五一村的特色工艺推向更高的舞台。
进入中赛阶段,比赛从单纯的技艺展示转向技艺与创新的结合。每位参赛选手需要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制作一件全新的作品。这一环节不仅考验选手的技艺,还考验他们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和设计思维。
在这个环节,一位来自福建的漆艺传承人以传统漆艺结合现代家居设计,制作出了一套极具实用价值的漆艺餐具,既保留了传统漆艺的精美,又满足了当代消费者对实用性的需求,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苏小婉团队也在这阶段推出了泗科酸野厂的创新产品——真空独立包装酸野零食。产品包装上设计了以非遗技艺为主题的插画,每个包装讲述一个非遗工艺的故事。这样的设计不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还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尽管赛事进展顺利,但一场意外冲突让比赛现场气氛一度紧张。一名刺绣艺人在展示环节中,被一位观众质疑其作品是机器绣而非手工绣。艺人情绪激动,当场落泪,甚至一度要求退出比赛。
苏小婉得知后,立刻出面协调。她不仅邀请专业评委对作品进行现场鉴定,还组织刺绣艺人在现场进行手工演示,以证明其手艺的真实性。这一事件不仅平息了争议,还让更多观众了解到手工刺绣的复杂与珍贵,甚至引发了一波关于“手工技艺与机器技术”的热议,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关注度。
随着比赛的进行,泗科酸野厂也在公众视野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比赛相关的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泗科酸野厂和五一村的名字。记者采访中,苏小婉不失时机地强调:“泗科酸野厂不仅是一家生产酸野的工厂,更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希望通过这场比赛,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技艺的魅力,并意识到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苏小婉团队特别策划了一场“非遗之夜”直播活动。直播中,苏小婉亲自演示酸野制作,并与多位非遗技艺传承人连线,讲述他们的故事。直播吸引了数百万观众,泗科酸野厂的品牌关注度也因此飙升。
比赛的决赛成为整个活动的高光时刻。入围选手中,有人坚持传统,有人大胆创新,作品形式各异却同样精彩。经过激烈角逐,一位瓷器修复匠凭借一件结合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花瓶,夺得“最佳创新奖”;而那位刺绣艺人则因坚持手工技艺并传递浓厚情感,获得了“最佳传承奖”。
在颁奖典礼上,苏小婉作为主办方代表上台致辞:“非遗技艺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今天的获奖者是文化的守护者,泗科酸野厂也将继续为非遗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比赛结束后,赛事的影响却未曾停止。许多观众和参赛者通过大赛认识了五一村,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泗科镇的旅游业因此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泗科酸野厂的订单也激增,特别是新推出的非遗主题包装系列,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而苏小婉也没有停下脚步。在总结会议中,她提出将非遗技艺大赛办成年度活动,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她同时表示:“五一村的成功是全村人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份成功长期保持下去。”
在全体团队的掌声中,这场非遗技艺大赛画上了圆满的**。然而,五一村的故事远未结束。在未来,他们将继续迎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将属于五一村的传奇,写得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