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嘉靖承明 > 第二十二章 劝进与嗣君进京师

第二十二章 劝进与嗣君进京师

    朱厚熜也心里暗喜,他就知道杨廷和会在议礼的第一个回合会输!

    因为历史就是这么演绎的,完全按照历史上嘉靖的方法来争权的朱厚熜,自然也会赢下这第一回合。

    当然,朱厚熜也知道嘉靖为何会赢。

    无非是,历史上的嘉靖,比自视甚高的杨廷和更懂正德留下的那帮太监和那个在弘治年间独得圣宠的太后张氏以及驾崩不久的大行皇帝朱厚照。

    所以,历史上的嘉靖知道自己坚持下去会赢,自己会得到内廷和后宫张氏的支持,知道杨廷和权势再大,但其同盟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散架子,并不牢靠稳固。

    朱厚熜觉得,历史上的嘉靖在洞察人心方面的确是天赋异禀。

    于是。

    在袁宗皋这么说后,朱厚熜便说道:“既然太后与元辅都请我即日接受劝进,那便立即在行殿受笺,以天子礼进!”

    杨廷和和毛澄等只得称是。

    接下来,以魏国公徐鹏举为首的臣民代表便开始来献笺劝进。

    “大德受命乃抚运以乘时,继统得人斯光前而裕后,盖义望情地之攸属,故内外远近之同归……臣等窃思九庙神灵不可一朝而乏飨,万几裁处不可一日而暂虚,虽在谅闇之中,当以继述为大,请采周康王元之制,载参汉文帝代邸之仪,俯顺舆情早登宝位。”

    当魏国公徐鹏举奉读完第一道笺书后,朱厚熜就按例拒绝了此次劝进。

    然后。

    魏国公徐鹏举便奉第二次笺:“大统有归将嗣兴于景运,群心胥悦咸趋就于皇仁,况在天属之至亲,允符圣祖之明训,兄终弟及,天与人归,此诚臣民之同情国家之大计也……伏望仰遵遗诏,勉抑哀情,念祖宗创造之隆,体先帝付托之重,勿事南向西向之再让,深惟一日二日之万几,早登宸极之尊,以慰群生之望……”

    朱厚熜随后按例再拒。

    魏国公徐鹏举便开始第三次奉笺劝进:“人君之大宝曰位岂一日而可虚,上天之历数在躬合万方而均戴宗祧为重……伏望殿下仰遵祖训,俯顺群情,少抑冲怀,亟登大位,庶几天地神人有所依赖,凡夫礼乐刑政从此设施,上以绍祖宗百五十年创业之基,下以开宇宙千亿万载太平之治。”

    朱厚熜这才予以同意,说不敢固拒,勉从所请,并谕礼部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到时候具仪来闻。

    接下来,朱厚熜便从大明门入,不是从东安门入,并遣官告宗庙社稷。

    这期间,当朱厚熜的象辂开始缓缓向京城方向来后,聚集在京师城外的官僚士子们皆激动了起来,许多人开始捏紧了拳头,或咬着手指,或摸着砰砰直跳的胸口,互相交头接耳地低声呼喊着:

    “来了!来了!”

    “神圣的天子来到了神都,我们有福了!”

    性子多愁善感地甚至忍不住落下泪来,哭得稀里哗啦的。

    神圣仁爱的天子,贤明有为的首辅,的确让他们不由得不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进而先感动了自己。

    至少对于官僚士子们而言,现在的杨廷和是贤明有为的。

    因为杨廷和大刀阔斧地裁减了许多冗兵冗将,让文官士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连内宦都被他压制得不敢招惹文人士子,还减少了朝廷开支,让利于民。

    更重要的是,杨廷和定立了国本,让大明的皇位传承没有因为正德绝嗣而出现大乱,并顺利进行,还选定了一位仁德天子给他们。

    正如史载,此时朝野佥称天子神圣,且颂廷和功。

    所以,当朱厚熜进入大明门,杨廷和与诸臣跟随而进时,官僚士子们皆亢奋不已。

    “圣君入朝,良辅当国,国朝将大治也!”

    因一首《临江仙》而闻名于后世的大才子杨慎,此时也在一茶楼上,满脸昂然地看着朱厚熜的圣驾仪仗,看着自己父亲杨廷和肃然立于御前的场景,而笑意灿烂起来。

    尤其是,在听到一同在这里的士子说了一句这么后,杨慎就更是深有同感地不禁颔首,而内心欢喜不已,尤其是在想到他父亲就是这士子口中“良辅”时,更是自豪不已。

    连带着许多百姓即便不懂也受其影响,跟着满怀期待,振奋不已起来。

    “请问这位大老爷,这新皇上好吗?”

    一茶童就在来到杨慎这里为杨慎添茶时,都因此时的气氛渲染,而忍不住问了一句。

    平素不怎么搭理这些市井小民的杨慎此刻也很是平易近人地回答起来:“自然是好皇上,且自当重现弘治中兴之世!”

    这茶童不知何为弘治中兴,但在听到杨慎前半句后也跟着高兴起来。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之前的正德皇帝没个正行,许多文曲星一样的文官老爷都因此常常满怀忧虑,如今连文官老爷们都说这位皇上好,想来必是好的,必会让自己这些老百姓的日子好过的。

    何况,他自己也听说了,这位新皇上进京做皇帝时,就有不少百姓跟着他一起来了京师,可见是得民心的。

    为此。

    这位茶童也忍不住往外看了一眼,然后他就远远的看见密密麻麻的人头外面,那辆华贵大车里,正端坐着的那位新皇上的确神清气秀,目光炯炯有神。

    这让他也忍不住会心笑了起来。

    此时的朱厚熜的确承载了许多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都希望乃至愿意相信朱厚熜可以给他们安宁祥和的太平盛世。

    官僚们愿意相信朱厚熜是一位跟明孝宗一样行仁政的守成明主。

    贩夫走卒们也愿意相信他会是一位让他们这样的草芥之民少饿肚子的好皇帝

    相信他会是一位让天下减少灾难,得上天眷顾的圣天子。

    相信他会开启盛世

    哪怕是杨廷和。

    他现在也相信自己为天下选择了一位良主。

    尽管朱厚熜没有如他所愿,决定以皇太子礼进。

    但他知道那是因为内廷的太后和太监背叛了他,同时有袁宗皋这样的幸臣挑唆所致,而他自己也因为不够勇敢,没有在拟遗诏时坚定地把新天子不做孝宗嗣子的路彻底堵死,才让奸臣贼子们有了可趁之机。

    对于朱厚熜,他还是依旧充满期待的。

    他唯一对朱厚熜感到遗憾的是,朱厚熜太爱民了!比孝宗当年还要爱民,进而给他出了个大难题。

    他不得不想法子在裁减十多万军校后,马上解决二十多万流民的安置问题。

    一想到这个难题,杨廷和就心里更恨袁宗皋这些激进小人跟他唱反调,要把天子往改制路上带的人。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袁宗皋协助,朱厚熜根本不可能成功带这么多流民进京。

    而现在,当他看见嗣君即将进入大明门,以天子礼进城,没有按自己这些人的意愿进城,这份恨意自然也更加强烈,整个人也面色非常难看。

    杨慎这时也注意到了圣驾是在往大明门方向走,而他因此也沉下脸来:“怎么会这样?”

    他是知道他父亲和诸朝臣清流意愿上是要嗣君以皇太子礼进城,以实现让其承孝宗之嗣,只认清流文官所定之礼的。

    但现在变成了大明门入,他就知道,他的父亲和整个清流文官群体,想让天子服从自己所定礼制的初步设想没有成功。

    这意味着他父亲和背后整个清流文官群体的权势没有达到能彻底控制皇帝的理想效果!

    杨慎因而咬紧了牙,且立即从别的城门回了家,他决定向他父亲问清楚,这里面到底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