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得罪天下,居正教弟!

第一百八十七章 得罪天下,居正教弟!

    相府大院中间是一条直通厅堂的石面通道,两边是院落的两块大坪,除了一边摆着一个防火用的景德镇制白底起蓝色的大水缸,院落里没有栽种一棵树,也没有任何花草,因此便显得十分开阔,太阳一出来,满院子都是阳光。

    这时通道两边都摆满了一丈长、五尺宽的竹板,一共有十几块,竹板上都摆满了书。

    张居正穿着一身宽大的素白淞江棉布长袍,坐在厅堂石阶下的圈椅上,让阳光照着自己,也照着满院子竹板上的书。

    读书人一年几次晒书,到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后便止了,天地间阳气渐渐消退,阴气渐渐萌生,肃杀之气悄然而至。

    以往张居正都遵着时节气晒书,但今年不同往年,内阁繁重的案牍,让他没有时间也忘记了这一茬。

    今儿终于得闲了,张居正晒起了书,但他有个习惯,晒书时,都不让下人动手,自己徜徉在竹板之间,一本一本地晒着。

    今年和以前真不一样,张居正坐在那里看着两个儿子徜徉在竹板间晒书。

    年初的时候,因为张家在老家江陵干的种种蠢事,被圣上谕令举族迁到了这京城,八岁的长子,七岁的次子,都得以来到他的身边。

    还有个两岁的三子,正是不听话、不安分、不懂事的时候,被夫人抱走了,免得在这玩闹毁了这些书籍。

    大门外的门环叩得满院子乱响,张居正当然听到了,却一直像没有听见,那眼神不在书上,也不在儿子身上,而是怔怔地望着脚下那条石面通道,满眼里是石面上反射出来的点点阳光。

    张敬修、张嗣修,两个儿子显然是没有见过这个现象,又惊又惧,但父亲不吭声,他们便也像没有听见,僵硬地在那里一本一本地翻晒着书。

    门越敲越响,张氏兄弟俩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六神无主地望向了坐在椅子里的父亲。

    “嗣文(张敬修字),背诵宋代苏洵的《心术》。”张居正还在看石道,可一心二用的天赋,却能让他对周遭的人、事变化有极高的把控,张氏兄弟的异动,为俩人招来了父亲的考校。

    张敬修小小的身体打了个寒颤,上下牙齿磕磕绊绊,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

    在长子背完,张居正平静道:“去找先生打十下手板。”

    小小的脸颊一苦,张敬修像小大人向父亲行礼,道:“是,父亲。”

    大哥受罚。

    张嗣修小小的眼睛滴溜溜乱转,跟着大哥就要溜。

    就在快要跨出院门时,张居正的声音遥遥传来:“嗣修,你也是。”

    张嗣修身体一顿,转过身来,露出想哭的神情向父亲行礼,道:“是,父亲。”

    儿子们走后。

    张居正抬起了目光,虚虚地望了望大门,两个门环敲得震天价响,一个门房注意到阁老的目光,没法子了,只好对外大声喊道:“大人们,阁老有恙在身,有吩咐,不见任何人。”

    刚在内阁值房门前被提刑司太监当狗打得抱头鼠窜的赵志皋,忍着鼻青脸肿的疼痛,大声吼叫道:“去传我的话,如果元辅不要百年后的身后名,我一头就撞死在这里,让他千秋万代遭骂名!”

    两个门房立刻慌了,大声回道:“大人们莫急,小人这就去禀告。”

    应着话,一个门房躬着腰向张居正走来。

    张居正扶着椅子的扶手站起来了:“告诉他们,我不要身后名。”

    说完,便准备离开院子,向厅堂里面走去。

    张家三爷,即张居正三弟张居易,拦住了门房,唤道:“大兄。”

    亲人的呼唤,张居正站住了脚,沉默了会,转过了身,道:“太镇(张居易字)。”

    原来张家中,是有张居正、张居易两人做官,在家族没有出事前,张居易累升至荆州右卫指挥佥事。

    是比不上张居正,但刚过而立之年,便成了一城军事主官的下位,这其中有多少张居正的影响不好说,但在武略上,也能称为不俗。

    受家族所累,弃职而进京,这些日子,都在伺候着张父。

    日头渐西,晒在院子里的书,张居易帮着大兄一箱一箱、一匣一匣搬进书房。

    什么书摆在什么地方,何时从何处取哪一卷查哪一页,这是张居正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

    以前每晒完书后,将不同的书摆到自己心里有数的位置,他都视为乐事,现在却没了这份心思,让胞弟随意摆到书架上。

    或许兄弟连心,或许是幼时、少时经常陪兄长读书,张居易把书摆到了书架上,张居正竟发现几乎和自己摆的一卷不差。

    《吕氏春秋》《左传》《离骚》

    张居易脸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将箱子里的书搬出来摆到应摆的书架空格里。

    “太镇,苦了你了。”张居正叹了口气道。

    兄弟瞬间的沉默。

    巧合的事多了,就不是巧合了。

    不论张居易是留意过,还是特意记过他书架上书籍的摆放,都代表这是个用心,有野心的人。

    要不是家族的事,张居易能走到哪种地步真不好说。

    但有个愚钝的父亲,有个当朝首辅的兄长,张居易的命运,很多时候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大兄是为朝官们出头才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在朝官们到来时,却又躲着不见?”张居易打破沉默问道。

    “那是两回事。”

    张居正显出了让张居易凛然的威严,“我在御前抗辩,是不想饿死朝廷命官,不想饿死士人,在千秋万代留下骂名。

    我不见朝官,是我还不想死,圣意已定,就凭那些人到西苑禁门、内阁值房去闹,什么用也不会有。

    一个太监挡在那里,他们连门都进不去。

    诸业官营,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势必要得罪人,要留下骂名,玉熙宫、内阁都给担了下来。

    但是,太镇,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天下的读书人!

    圣上担得起,我们,担不起啊!

    他们会见到圣上,但不是通过我,不是通过内阁,圣怒,我们也担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