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进击的皇史宬咸鱼们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进击的皇史宬咸鱼们

    散了衙,周秉洲把袁咸安和李治彬拉到一处常去的酒馆单间,来上三碟菜,一荤两素,外加一碟花生,还有一壶最便宜的“精酿米酒”。

    这是三人最高消费了!

    都要养家糊口,能从高拱的压榨逼迫下,挤出这点钱置办这些酒菜,已经费尽心思节俭了。

    给每人都倒上一杯,周秉洲举起酒杯:“来,两位仁兄,我们今日有苦中作乐,畅饮此杯!”

    “好!同饮!”

    三人一饮而尽,周秉洲抹了抹嘴巴,赞叹道:“王店家真是越来越讲良心了,这精酿米酒,水越掺越少了。”

    袁咸安赞同道:“是的,今天这米酒,只掺了一成的水,良心真是越来越好了。”

    三人对视而笑,笑着笑着,三人的眼泪水不由地流下来。

    太子殿下大改官制,给大明官吏们增加津贴补助。同僚们现在吃香喝辣的的,没口称赞太子殿下恩德。

    我们呢!

    驴入的高拱!

    李治彬搽拭着眼泪,“两位兄台,不瞒你们说,我真是熬不下去了,我真得想辞官回乡去了。”

    袁咸安狠狠地一拍桌子,“不行,我们就钉在这里,我们就是要看着他高大胡子,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说到最后一句,他流着泪,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唱腔悲凉哀怨。

    周秉洲冷眼看着两位好友,满腔愤慨无处发泄,淡淡地说道:“而今高大胡子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比隆庆元年还要更上一层楼。”

    李治彬气得拍着桌子大骂:“这个高大胡子,坏心眼,烂心肠。以后肯定没有好下场!”

    袁咸安看了他一眼,“骂有什么用?天下多少人在骂他,骂有用的话,他不知道死多少遍了。可惜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李治彬长叹一口气,“当初魏兄自尽,就是被他所逼。我等为了凑集魏兄治丧钱银,事出无奈,才出此下策去朝阳门乞讨。不想被高大胡子嫉恨,把我们挪到皇史宬。

    在这里,我们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袁咸安苦笑道:“是啊,皇史宬名为太常寺代管,但财政度支却由户部直拨。高大胡子千挑万选就是选了这个地方,好来收拾我们。

    皇史宬的日常维护费用,一文不少地拨下来。我们的俸禄,也一文不少。可是太子改制后增补的那些津贴补助,却是找各种借口克扣,一个子都不让我们见到。

    没有那些津贴补助,光靠那些老黄历俸禄,我们三个是冻不死也饿不死,却在这京城花花世界里当起了苦行僧。

    不,那些花和尚的日子比我们好过多了!

    同僚们拿着津贴补助,日子过得滋润得很,我们还要过着这连野狗不如的清苦日子!”

    李治彬又闷了一杯水酒,愤然道:“有亲友悄悄说,你们傻啊,户部给皇史宬拨下那么多的日常维护钱款,悄悄挪用一些,照样过好日子!

    屁话!高大胡子就等着我们挪用侵吞皇史宬的钱财,好把我们送去菜市口,吃上一刀,他才算是真正地解恨啊!”

    两人越说越悲愤,酒水一杯一杯地往嘴巴里倒。

    周秉洲急了,把酒壶抢了过去,“我们只点了这一壶,你们都喝完了,我喝什么!”

    说完,给自己酒杯倒满,连喝三杯,打了一个淡淡的酒嗝,这才把没剩下多少酒水的酒壶,放回到桌子上。

    “两位仁兄,我们好歹也是寒窗苦读二十载,三场连捷,才得了功名,穿上这官服。我们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凭什么让高大胡子如此作践我等?”

    周秉洲的话让袁咸安和李治彬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我们朝阳五义,为了魏兄后事和家小,甘冒天大的风险,去朝阳门乞讨筹款,终于让魏兄家小,能够扶灵柩回乡,安顿度日。

    旁人们都叫我们朝阳五义。现在呢?五义只剩下我们三人,还被人叫做皇史宬三咸鱼!

    两位仁兄,你们咽得下这口气吗?”

    袁咸安瞪着鼓鼓的眼睛,看着周秉洲,“周兄,你说怎么办?难道我们今天就去高大胡子回府的路上,堵住他,把他从轿子里揪出来,狠狠打一顿?”

    周秉洲瞪了他一眼,“不用这么上头,我们另有它法。两位兄台,附耳过来。”

    袁咸安和李治彬连忙把头凑了过来,周秉洲对着两人嘀嘀咕咕说了一通。

    “周兄,这事靠得住吗?”袁咸安沉吟地问道。

    没等周秉洲回答,李治彬恶狠狠地答道:“靠不靠得住我都愿意做!只要能狠狠恶心一回高大胡子,我就是被罢官回原籍也愿意!”

    袁咸安心头一动,狠狠一拍桌子:“对,只要能恶心高大胡子就好!周兄,我也愿意做!”

    “好!我们今晚就准备好!明天给高大胡子一个好看!”

    “好!”

    三人举起酒杯,欣然地一饮而尽!

    “好酒!”

    “是好酒!只掺一成水的米酒,就是好喝啊!!

    第二天早上七点刚过,承天门左便门,也就是最左边最小的门,开始有官员排队,这些都是内阁的官吏。

    自从余昌德午门哭阙后,朱翊钧下令,承天门关防也加紧,无腰牌文证者,不得入门。就算负责太庙和社稷坛日常清洁和维护的杂役们,也要持证入内,不得随意走动。

    借口为了肃清关防,朱翊钧还把太庙和社稷台前的六科值房,给迁到都察院,合署办公。有心人都知道,太子殿下这是要把六科合并入都察院里。

    六科监察中枢,十二道监察地方。

    这些验过牌证的官吏,绕过太庙,往左顺门走去,准备进文渊阁里入值办公,却看到周秉洲、袁咸安、李治彬三人,各自一身半新不旧、隐约可以看到里面补丁的官服,神情肃穆,站在左顺门前,一人一口碗摆在跟前,头顶上扯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一行感情饱满的大字。

    官吏都看傻了。

    这是要疯啊!

    皇史宬三子,你们这是要创造历史啊,居然把碗从朝阳门摆到了左顺门。看来高大胡子把你们挪到皇史宬来,终究还是成全了你们。

    皇史宬在皇城东南角,里面的官吏上下班基本上走的是东安门,然后从东华门巷道走到皇史宬。

    但他们从左顺门走出来也十分便利,奉宸司只负责午门、承天门的关防,门洞大开的左顺门是不管的。

    上内阁的官吏无不侧目,心里忍不住赞叹一句:皇史宬三子高义!

    皇史宬三子硬气!

    皇史宬三子又高又硬!

    你们从朝阳门五义晋升为左顺门三义!

    有官吏悄声议论着。

    “这场面要是让阁老们看到,不知做何感想!”

    “阁老们今日是看不到的。”

    “为何?”

    “你还不知道?前日西苑就传下令旨,叫阁老、六部、五寺、两院、戎政府侍郎、少卿和都督佥事以上官员,今早到太极殿议事。”

    “议事,议什么事?”

    “原首辅徐公致仕归乡,朝堂一直有议增补阁老,今早众臣议事,议的就是这件事!”

    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万万没有想到,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高公入阁之路,如此崎岖坎坷,真是叫人唏嘘不已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