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31章 明代:阳明心学

第331章 明代:阳明心学

    儒家发展的第四阶段,则是阳明心学将儒家思想推向顶峰。

    说到阳明心学,就不得不提儒释道三家集大成者王阳明。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的圣人。

    其中一个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另一个则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的王阳明。

    王阳明创建的阳明心学诞生于五百年前,却熔炼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阳明心学因被肯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受到大众的追捧。

    “南宋时期,理学家把心作为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认为天地万物的机理都在人的心中。”

    “明朝中期名臣王阳明继承丰富了这一学说,后世称这一学派的学说为阳明心学。”

    “王阳明出生在状元之家,天赋极高,文武双全。”

    “作为主帅扫平匪患,平定宁王之乱,干了很多大事。”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是人心中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只有去除人的心中之贼,才能让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出了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

    “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句话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意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就是将外在的天理收归于内在的心,也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万物一体,一归于心,避免了内与外、心与理的分裂和隔绝。”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针对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社会风气而提出的救病之方。”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致良知,则是王阳明教人如何达到圣人境界的一种方便法门。”

    “即顺应内心的良知而行,将良知扩充于天下万事万物,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阳明心学以通晓简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圣人的神话。”

    “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权威的束缚,挺立了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

    “对从宋代以来已达五百年之久的官方正统思想程朱理学提出了严重挑战,这在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张居正:正因为王阳明内心的强大,才有了他后来的伟大成就。

    王阳明能够成为圣人,与他的显赫家庭有莫大的关系。

    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时候,都会有各种的异象,王阳明出生时自然与平常人不同。

    据说王阳明母亲怀胎十四个月,在分娩前曾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

    王阳明长大后,对于正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产生了思考。

    随后王阳明按照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用了七天七夜的时候来格自己门前的竹子。

    最后王阳明就饿晕了,然后就对朱熹抱以深深的恶意,对理学产生了质疑,而这也是他开启传奇之路的的开端。

    王阳明如此聪慧过人,离不开他父亲的培养。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学问和人品都十分出众。

    王华不仅聪明,而且品质也堪称是一代人的楷模。

    据说王华小时候曾经在河边看到一个醉汉把装满金子的钱袋子落下了,于是他悄悄地把钱袋子沉进水里,然后悄悄地站在旁边等候失主。

    结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来了。

    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真正的失主后,王华从水里拎出钱袋子交还给了他。

    失主喜出望外,当即提出要给王华一锭黄金以示酬谢。

    王华拒绝了,一袋金子他都没有要,怎么会收一锭金子呢。

    正是王华的高贵品质,深深影响了王阳明的成圣之路。

    在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将读书做圣贤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

    为实现这个志向,他经受了很多磨难。

    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

    因直言上书,要求皇帝惩治宦官,而遭人陷害。

    不仅廷杖四十,还被贬到贵州任职。

    王阳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却从容淡定。

    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能顺其自然,足以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强大。

    从被贬龙场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理学的抗争。

    王阳明都顺其自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终于使得阳明心学成为人人推崇的学术理论。

    正因为王阳明能够听从内心,凡事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才成为受人追捧的圣人。

    “心即理,人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出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野花树询问。”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认为山野的一株花,当你没有看到它时,它只是寂静地藏在你内心深处。”

    “你心中本来就有这个花的样子,只是你自己没有察觉到,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存在。”

    “等你看到这颗花时,实物的花激活了你内心的花。”

    “实物的花好比密码,用密码能验证你内心里早有这株的花的存在。”

    “王阳明和朱熹冲突的地方在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

    “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通过努力学习实践,把空空如也的内心不断填满。”

    “王阳明另辟蹊径,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机理、道理都已与生俱来植入了人心。”

    “人为什么知道甘蔗甜?知道花香?味觉与生俱来。”

    “比如伱如果说王阳明不会开车,他肯定不答应。”

    “他会说开车的技术早已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

    “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要把自己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

    “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

    “而猪不可能会驾驶,因为猪心里没有预先设置这项技术。”

    “朱熹则不同,他断定人的内心一开始完全是空的。”

    “人要成长,要增加认识,就要将外界的知识和技能搬进内心。”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了实验,亲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格出什么原理。”

    “王阳明认为人自己本身就具备了所有东西,只要去伪存真,只要通过实践激活,只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最终能成为为圣人。”

    “比如镜子本身是可以照出东西的,但是如果蒙上了灰尘,就无法照出来。”

    “这时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来了。”

    “王阳明的办法,能让普罗大众感觉通往圣贤的路比之前容易了,减少了人们的畏难情绪。”

    “从鼓舞人心的角度看,王阳明的思想更有意思,更有想象空间。”

    “所以,近代以来,王阳明的思想比朱熹的思想更火爆,更受欢迎,原因就在这里。”

    崇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和朱熹的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所强调的知与行的关系涉及到心学和理学的辩证。

    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圣贤论述的重点议题。

    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

    儒家学者普遍认为学问是知,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可以用做红烧肉来打个比方。

    理学认为,做红烧肉的第一步是要先看菜谱。

    毕竟菜谱是大厨写的,肯定是没错的。

    需要多少肉,切多大的块儿,什么时候放油,什么时候放肉,调料的比例等等。

    先把所有环节都弄明白,然后才能开始动手做。

    而心学认为光看菜谱是学不会的,直接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比如第一次做完发现忘了放油,第二次又忘了放盐,多做几次就能总结出自己的菜谱了。

    心学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大厨的菜谱不一定适合自己。

    心学和理学都是围绕着知与行展开研究的,就是认知与行为的关系。

    理学认为知先于行,当饿了的时候,知道吃什么东西能填饱肚子,所以才会去吃。

    也就是对事物的了解与认知,指导着世人的行为。

    心学的观点正好相反,认为行先于知。

    人最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需要先有行动,才能总结对事物的认知。

    饿了就要吃,吃完了才会知道能不能吃饱。

    “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

    “首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

    “知就相当于先天为你设置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潜在的存在。”

    “比如甜的味觉、酸的味觉等等,都给你准备好了。”

    “但是倘若你一辈子没有吃过甜的东西,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甜,尽管你有甜这个味觉。”

    “这个吃的过程就相当于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件事。”

    “所以王阳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离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不可分割。”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阳明才强调实践行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

    “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

    “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

    “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

    “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

    “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

    “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

    “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出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

    “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

    “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

    “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

    “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

    “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

    “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

    “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

    “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阳明:我成功的背后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书生,身体羸弱。

    却勇斗宦官,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后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心学中重要的奠基理论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他并未到第一线去,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

    当他的手下大将正和宁王大战的时候,他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

    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是情况紧急,手下大将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

    这时候,他才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

    说完谁再议论大将军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处斩,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知行合一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欲望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先祖积淀下来的智慧,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

    宁王之乱时,他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

    但听到宁王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

    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成祖皇帝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

    再加上正德皇帝荒诞,宁王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

    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他知难而上。

    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堆积柴草。

    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足以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他之所以要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致良知,致良知也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

    “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有规律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良知。”

    “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激活。”

    “良知深藏内心,被各种意念诱惑,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良知。”

    “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断去伪存真,把内心不好的东西剔除出去。”

    “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这个过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人都要学会守静反思,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体味真知,激活良知。”

    “相比朱熹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更突出了人本主义,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王阳明主张的存天理、去人欲和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一回事。”

    “两个人说的天理意思不一样,朱熹的天理是封建纲常,王阳明的天理是人心。”

    “王阳明强调,做事要以不违背良心为准则,强调问心无愧。”

    “只要不违背良心的事情,就可以做。”

    “朱熹要灭的人欲,是人的正常欲望。”

    “王阳明要去的人欲,不是人的正常欲望。”

    “而是心中贼,是人心中的邪念,是有违良知的邪念。”

    “现实生活中,有的事情违法,有的事情缺德,但不一定违背良知。”

    “比如,有的人快饿死街头了,他不得已偷了吃的。”

    “在王阳明看来,这事可以原谅,并不违背良知。”

    “又比如,张学良曾经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自己的领导蒋介石,逼蒋抗日。”

    “这事按照朱熹的思想来说是违法的,违背天理的。”

    “但是按照王阳明的思想则是可以的,因为在当时全民抗战才是良知,内战不得人心,因此张学良问心无愧。”

    徐光启:阳明心学虽好,但帝王更加推崇程朱理学。

    帝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学属于统治者哲学。

    理学认为人是先对事物有了认知,才会有行动。

    这个认知出自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所说,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

    还有很多事情是有圣人告诉我们的,比如孔夫子说这件事得这么干,不这样不行。

    只有按照孔夫子,按照圣人先贤的教导去做事,才是正确的。

    总得来说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比如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这就是针对女子的行为准则。

    再比如三纲五常等,都是约束老百姓行为的准则。

    帝王当然喜欢这样的思想,老百姓和当官的都要忠君,这就能更好的维护帝王的统治地位。

    但是王阳明就说了,凭什么圣人先贤说的道理就一定对呢?

    王阳明觉得,没有真正的圣人,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切都要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菜谱是不是正确的,你得先做出来。

    要勇敢的对权威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实践去验证,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所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鼓励摸着石头过河的,没有理论指导也没关系。

    只要大方向没毛病,就尽管去做,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遇到一个问题,就总结一个经验,然后就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理论。

    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最后达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还认为,人人皆有良知。

    所谓良知,包括了良和知两方面的内容。

    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良心,或者说恻隐之心,和与生俱来的智慧。

    进一步说,良知就是人人本来具有的清净光明的本心。

    良知来自本心,无需外求,不假外物。

    唯有致良知,才能识本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尽管王阳明的思想将儒家思想推向顶峰,但明朝统治者从来没有把王阳明的学说作为官方思想。”

    “王阳明去世数十年之后的万历年间,王阳明心学在民间传播较广。”

    “这时有大臣上书万历皇帝,请求朝廷下令禁止民间传播阳明心学,万历皇帝不予理会。”

    “阳明心学对人性解放、回归人的本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西方文艺复兴有异曲同工之妙。”

    “将人当做人,回归人性,不提做不到的要求,保持良知范围内的宽容,那么人的成才就不难了。”

    “王阳明之后,儒家也出现了一些大儒,但是都没有超出心学的高峰。”

    “阳明心学立足于人的内心,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也是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圣境的力量。”

    “人为什么会焦虑,这来源于人的欲望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只有收拾好内心,安定自己的内心,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

    “才能够在混乱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处安静的精神家园。”

    “王阳明在临终时曾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光明了,世界好像都可以一同点亮。”

    “此后的几百年间,王阳明和心学理论真的点亮了很多人的内心世界。”

    吴承恩:我所编撰的《西游记》,也受到了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学潮流的影响。

    他生活的时期,也是阳明心学兴盛的时代,自然会受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

    他在《西游记》里面也把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都隐含了心学思想的逐步发展壮大历程。

    他笔下的主角孙悟空,其实和王阳明有几分相像。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当龙场驿栈驿丞,其实孙悟空也被授予过弼马温。

    王阳明被贬的过程,可以说九死一生。

    在江边逃脱追杀,不远万里来到贵州龙场,最后一个破旧的山洞里面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天人感应,悟出了人生大道,史称龙场悟道。

    孙悟空也是为了拜师学艺,翻越了万水千山,遭受了不少谩骂毒打。

    一路磨难下来,才到达了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其实方寸和斜月三星都是心字的表达形式。

    孙悟空号称斗战神佛,火眼金睛,战无不胜。

    这其实就是王阳明的真实写照,先后荡平江西境内为患数十年的盗贼,以一己之力平定宁王之乱,浑身上下都是满满的个人英雄主义光环。

    而孙悟空带着的紧箍咒,其实就表示每个人都要守好自己的内心。

    最终心境解放,紧箍咒自然也就消失了。

    这都暗合着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无善无恶是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是心之动,至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良知。

    总而言之,便是致良知三个字。

    道教追求成仙,佛教追求成佛,儒家追求修身而成圣,而心学追求的则是良知二字。

    阳明心学将心分为俗心和圣心,而追求良知的过程,就是超凡入圣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功夫,从学习到实践,便是知行合一。

    唐僧师徒从个人经历,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整个过程,伴随着最后的结果便是超凡入圣。

    金蝉子在佛说法时表现轻慢,被贬下凡尘转世。

    石猴诞生便为神仙,因自负傲慢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了五百年。

    猪八戒本是天河第一神将,因酒后失德,调戏嫦娥被贬。

    沙僧也是同样的命运,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

    小白龙更加凄惨,只是打坏了定海珠,便差点被千刀万剐。

    总而言之,师徒四人因缘际会聚到一起,开始了一场归心的历程。

    取经大任于儒释道三教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于心学而言,更是师徒四人对于自身的一种磨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