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并不是没有人与严晨昊作对,就如同那些地主反对清丈田亩一般,也有很多官员都对严晨昊下达的整顿命令感到不爽。
毕竟这阻止了他们捞钱。
于是就有人,明里暗里,说他的坏话,甚至还有几个官员直接弹劾了他。
至于理由,虽然找不到,但是捕风捉影扣帽子,谁都会啊!什么首辅自己也时常收受贿赂,什么作风不端,都一股脑儿加了上去。
但是,现在的严晨昊,就如同当年的张居正一般。
在朝堂上,他有足够多的支持者,且他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是在属于对国家有利的,而他更是获得了皇帝的支持。
强大,有能力,背后又站着统治帝国的帝王。
那他就是无敌的。
对于那些官员的弹劾,严晨昊仅仅只是上疏解释了一下,都没有动用自己的手下去干什么。
而没有过多久,宫中的反应就已经到来。
皇帝怒斥几人是非不分,污蔑朝臣,随后便将他们统统贬官。
一时之间,本来打算跟风影从弹劾他的官员们,都不由地袖手,不敢再招惹。
毕竟有这几位“珠玉在前”,可没谁愿意就这么把官位给丢了。
不过,严晨昊也意识到,自己这么搞,是得罪了许多的文官,是会引起反噬的。
大明的首辅有很多,但是真正像自己这样进行大规模整顿扫除的,可是几乎没几个。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玩意儿太得罪人呗。
而且贪腐根本是根绝不了的。
严晨昊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他认为,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一定程度上减少。
比如说,提高俸禄。
虽然人心的贪婪是无度的,但是从理论上讲,老朱家给开的工资实在太低,也未尝不是许多官员收受“孝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收受贿赂是不对的,这一点无从辩白,可是这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客观因素,所以哪怕是严晨昊,在之前的整顿之中,也是对那些收受少量银两的官员视而不见。
这样终究不能长久,他打算直接调高大明官员的俸禄,来帮助减少贪污腐败的泛滥。
正所谓“高薪养廉”,正是如此。
而且,这也算是对群臣的拉拢,给他们的一些甜头。严晨昊虽然一心想着治国,但是他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政治手腕同样也是有的。
不过,这还需要得到朱常洵的同意。
“加俸?”武兴皇帝刚看到严晨昊的上奏的时候,内心其实很是吃惊:
“为何要如此?”
“陛下,臣以为,朝廷官员之所以贪污横行,屡禁不止,或许俸禄太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严晨昊说道:
“而且,其中还有四成,以实物的形式发放……虽然也是官员心生贪婪,但也有迫于生计所致者。”
明朝俸禄本来就低,其中还有四成发放的是布匹之类的实物,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从九品官员,一年名义上应该到手六十石粮,但是去除掉那四成的实物,实际到手相当于后世的五千五百斤的大米。
无论是按当时的米价,还是后世的,这无疑都是一个比较低的数字,尤其是这是年俸。
哪怕他们别的啥也不花钱,一人一天干嚼一斤米,也就够十五个人吃的。
正八品官员,一年名义上七十八石粮。
正五品官员,一年名义上一百九十二石粮。
这还是古代,官员们自己基本都有府邸,府邸里面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但凡家里人多一点,就得挨饿。
日子难过,是真的难过。也就部分官员家里本来就有钱,所以不在乎这个了,要是真的单靠俸禄,除非是海瑞那种过法,不然真活不下去。
“此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吾师你说的虽有道理,但是朕不好更改。”朱常洵面无表情,虽然他口中说着严晨昊说的有道理。但是明显可以听出,其实他很不情愿。
毕竟要他拿钱出来,他当然不乐意了。
众所周知,祖制这个东西,处于一种奇妙的量子态——当某个改革的政策对所有人的胃口的时候,那么他就是不存在的,哪怕洪武年间曾经严厉地实施过,大家也会华丽丽地无视。
但是当某个政策不怎么对胃口的时候,就会有人猛然记起洪武年间的某项规定,随后一脸严肃地来到你面前,指给你看:这是太祖皇帝的命令,是祖制。
然后做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说道不是我不想,而是太祖皇帝不允,我也没办法。
哪怕朱元璋自己都是改了许多遍,也很少说什么“万世不移”。
严晨昊很明白朱常洵的心思,他没有被绕进去,去对是否要遵从祖制展开一场辩论——因为但凡这玩意儿拿到明面上来,伱就几乎赢不了。他直接开始诉说起了这项政策的优势之处。
反正只要皇帝同意,他们可以直接就当祖制不存在,刚刚说过的话,也会被瞬间清空。
“陛下,高薪养廉啊!虽然可能朝廷的支出可能要增加,但是很多臣子却有了向善的可能,既不会再搜刮百姓以供养上官,也不会再贪污朝廷拨款,对于朝风更有好处啊!”
他说道:
“到时候,天下太平,百姓富裕,官员廉洁,陛下还担心国库缺钱?”
对方拒绝了你的套路,并看穿了你的心思,开始为你剖析利害试图说服你。
严晨昊不愧是朱常洵的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他在想什么。
虽然依然会有人贪污,但是至少也会有一定的减少。并且这种东西,属于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很多人可能本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底线,但是眼瞅着活不下去了,就想着稍稍拿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要是一开始,就能够不贪也可以很好地生活呢?
那想必,至少部分本来还有着向善之心的人,不会堕入罪恶的深渊吧!
朱常洵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之中。
不过,这段日子以来,严晨昊向他提出的一些政策,他基本都是答应的,基本没有驳回过。
哪怕有些政策,其实他不以为然,但是出于对自己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是任他施为。
这一次,也一样。
“准奏!”
纵然他其实很不想花这笔钱。
拿着这么点工资,他们不一样过了两百多年吗?
至于百姓什么的……两百多年,大明朝有因此跨了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