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大明镇抚使 > 第二十九章 申冤

第二十九章 申冤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后不久,处于刑部中的乔允升正对这桩奇案忙的焦头烂额。

    没有得到线索的他不由得在房间内来回打转踱步,眉毛也是不经意的皱了起来。

    想来也是有些烦闷,以至于到了茶不思饭不香的地步;

    据当地百姓所奏,那山东下辖临邑县有一座寺庙名为永庆寺,于永乐年间移建于此,一注明诗人见到那寺庙有感而发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句,正可谓是幽怀忽破散,咏啸来天风;

    据说这里的香火非常的旺盛,游客络绎不绝,而直至当月发生了一起怪事。

    这名胜古迹的永庆寺仿佛遭到了某种诅咒,不管你姓谁名谁,只要你是该地的百姓且在这寺庙徘徊或者有所逗留没有一个能撑过第三天!

    而致命的是,所有死者都被砍去头颅,虽然没有人见到那凶手模样却有传闻说是一个体型高大如同刑天般的无头锦衣卫穿着官服行凶杀人;

    而巧的是,纪刚正是那山东临邑人,为人桀骜不逊,诡计多端,甚至不惜陷害他人。

    而此人又是当时的锦衣卫首领,且在永乐年间以谋大逆的罪名被凌迟处死,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搞得人心慌慌,以至于有人把他们联想在一起了;

    因此,当地的人都传言是纪纲的鬼魂作祟,更有人传言他死去后不甘心怨念太重还在人间逗留,特对当地百姓实施报复!

    以至于即便是白天也没有人敢靠近,从此成为了禁地,不许任何人介入;

    纵使他为政清廉深得民心却也不得不为此事发愁;

    他自然是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鬼神的,可谁曾想这样一件棘手的案子却落在了他手中,眼下这又无计可施,这该如何是好?

    似乎是看出来了乔允升的顾虑,一旁的官吏忍不住插嘴道;

    “大人,依卑职所见当派出刚正不阿且又具备能力之人前去最为合适。”

    经过对方这么一点播乔允升很快就想起来了,他眼前一亮,就是看到了全部希望一般:云:“你是说……北镇抚司,唐剑秋?”

    官吏点了点头,他拱手上前,道:“正是!大人不妨想想,此人刚毅清正,正直敢言,破案无数,

    关键是他手上掌握的实权,且专门缉拿朝廷钦犯,卑职认为,这世上想必除了他也没有比他更可靠的。”

    “话虽如此……”

    乔允升还是有所顾虑,他并不是不信任唐剑秋,而是这件事情对于他而言非常重要,断然不敢这般草率;

    本来北镇抚司出手三法司那边是不能干预的,虽然说之前因为一次意外破例了一次,可一直这么坏规矩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就在他有所迟疑的那一刻官吏却急了,连忙从中补了一句:

    “可皇上那边只给了您半月时间处理,如今可谓是半点眉头都没有,若是能让唐大人协助正可谓是如虎添翼啊!”

    乔允升觉得此事颇有道理,眼下时间越发紧凑,不得不早点将此案了结,倘若草草结案又怎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再三斟酌后他终于点下了这个头,“这倒是个办法,既如此就依你所奏便是。”

    本以为经过这件事情后不会再跟北镇抚司的唐剑秋扯上关系,不曾想这次过后还是需要唐剑秋联手一同破案!

    于是乎,他起身前往北平去北镇抚司找那唐剑秋。

    当知道乔允升到访的时候唐剑秋倒是有些意外,前世中并未有这么一出,莫非是因为今生改变了某个环节从而发生了变故?

    他没有多想,随即来到北镇抚司门口迎接大司寇乔允升。

    “乔大人,有失远迎,敬请入座,此乃唐某荣幸,若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开口才是。”

    “唐大人,说来也有些许时日未见,本司寇倒是叨唠了,还望不要见怪才是。”

    身为文官的他谈吐文雅,举手投足间透着他的修养,更能彰显他态度谦和;

    唐剑秋一笑而过,“乔大人莫要取笑在下才是,请。”

    “请。”

    两人相约前往北镇抚司厅堂,入座后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而后步入正题。

    本已想好说辞的他想到临邑县发生的怪事却又难免唉声叹气,唐剑秋很快就看了出来:“不知大人因何故烦恼?”

    “镇抚使有所不知,这山东下辖临邑县频频发生怪事,受理此案的县令已然把它定为奇案,圣上看过奏折后命本司寇在此审理此案,

    陛下认为此事尚有疑点,可这旧案重翻本就是一得罪人的事,何况如今这大太监魏忠贤执政,我这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乔允升说的也是心里话,正是因为信任才会对他说这些。

    唐剑秋想起来了,前世确有此事,之后不久魏忠贤把他当成了赵南星的同党,一心想着将他除掉!

    那时的乔允升为了避免遭到弹劾他生病还乡,本以为就此画上休止书,可谁曾想却落了个邪党主谋的罪名!

    大明要变天了……

    为了避免会让对方察觉到唐剑秋习惯性的将这份情绪压了下去:“怎得会有这样的事?大人可否方便将此事将唐某细说?”

    “我来找你正是为了此事,相传此乃鬼神作祟,闹得人心惶惶……”

    于是乎,乔允升将他听到的怪事与唐剑秋全盘拖出,言语之间充斥着万般无奈,这双眼睛却又有着救济天下百姓于水火的信念。

    唐剑秋听后眉宇之间闪烁着费解之色:“恕在下直言,鬼神所为岂不怪哉?若真是阴兵杀人也就罢了,此事又怎会与纪纲有关?他不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吗?

    虽说他正是这临邑人,如今已是天启元年,至今怎么的也有两百载,鬼神作祟未免太过牵强,大人以为呢?”

    乔允升道:“君之言本司寇倒也不是未曾想过,此案太过蹊跷,以我一己之力怕是不能破解此案,此事还望唐大人卖本司寇一个面子,可否协助于我?”

    此事明里暗里全归咎于奇案,但不管怎么说此案又与锦衣卫有关,且又牵扯鬼神,他不得不接下这个案子;

    唐剑秋一脸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好!此案北镇抚司将协助刑部,大人不必顾虑。”

    “如此甚好!唐大人辛苦了!”乔允升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唐剑秋,如今看来可算是找对人了。

    出于礼貌,唐剑秋微笑了一下,而后说道:“大人说笑了,你我二人一同为官,所做的都是为了朝廷,何来辛苦二字?在下理解,何况在下对此案颇感兴趣。”

    对于乔允升的为人唐剑秋还是非常放心的,在自己的认知中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清官,没理由做出伤害自己的事;

    唐剑秋道:“北镇抚司接过不少离奇案子,这上上下下少有也有百起,还请大人放心。”

    “唐大人正可谓是雪中送炭啊!日后有用到本司寇的地方还请尽管开口啊!”

    乔允升身为大司寇,又是刑部尚书,似唐剑秋这般济困扶危之人是个值得深交的人;

    两人相谈甚欢,如同结交多年的好友,而唐剑秋也对乔允升的为人颇感兴趣。

    于是乎,两人派兵相约一同前往临邑县;

    老样子,唐剑秋还是坐不惯轿子,执意要求骑马,对此乔允升也没有过多干涉,这才应允下来;

    本以为可以顺利抵达,可谁曾想这才不出十日就见到一拦轿的妇人喊冤,这就让驰骋着骏马的唐剑秋无法理解了。

    坐在轿子中的乔允升也是颇感奇怪,不过还是揭开了帘子看向那哭的梨花带雨的妇人;

    只见这蓝衣妇人秀梅凤目,双目犹似一泓清水,未施粉黛,却一副清新淡雅的样子,模样才不过二十,倒有几分姿色。

    “冤枉啊大人!冤枉!”

    蓝衣妇人一边说着一边将状纸举过头顶,他也是看在那些人穿着官服又听说轿上之人乃是清官这才做此决定。

    再看向这些官兵,有那么些个人举着牌子,轰轰烈烈,气势如云这才敢过来拦轿。

    这些官兵手上举着的牌子上写着肃静,回避等字眼;

    “大人,这……”

    即便阿飞不是头一次碰到这种类似的情况了可难免还是会有些纠结。

    “无妨。”

    说完,唐剑秋从马背上下来,他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的蓝衣妇女,而后眼神暗示锦衣卫接过她手里的诉状。

    锦衣卫不敢怠慢,不知唐剑秋因何故如此也只有按照他所说的要求去做;

    锦衣卫小旗从蓝衣妇人的手中接过状纸后放到了唐剑秋手里,唐剑秋又转交给了乔允升;

    那小旗道:“小娘子,今日算你运气好,碰到了刑部尚书大人还有掌管北镇抚司的镇抚使大人,即便是有再大的冤屈也能平反。”

    当得知其在马背上的人正是镇抚使唐剑秋,坐在轿子中的人是刑部侍郎乔允升时蓝衣妇人欣喜若狂,她意识到有救了,连连道出自己的冤屈:

    “民妇本是一位财主娶进门的二房,奈何拙夫身体不好,没过多久便病逝了,

    民妇与姐姐二人在家夫病逝前皆声称有了孩子,可实际上与姐姐二人之中只有一人生出了儿子!

    民妇和姐姐都一致认为这个儿子是自己所生,这才引起此事,当时明明是姐姐想瞧瞧民妇的孩子,民妇未曾多想便答应下来,

    可谁曾想姐姐接过孩子后就不愿撒手了,并扬言是她所生,这分明是民妇十月怀胎所生又怎么会成为姐姐的儿子?”

    毕竟那人可是财主啊!有道是母凭子贵,谁拥有了儿子就能直接继承对方的遗产,而这位正在诉苦的正是二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