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皇宫。
“此次浩然宗主的失利,对我赵国有极大的影响,说严重一点,说不定会动摇我赵国十几年来武道势力稳定的局面。”
“这完全是李幕造成的,若不是他孤注一掷,我赵国也不会有如此大败,连河东都差不多要丢个干净。”
“我泱泱赵国竟然抵不过区区大魏,实乃耻辱啊,请陛下治罪李幕。”
朝堂之上,有臣子在庞奢的授意下开始发动对李幕的攻奸。
事实上,所有都知道这背后真正想要动手的是浩然宗。
正好李幕也想顺势扩大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加上浩然宗一直站在李幕的背后,两人随即一拍即合,搞了这么一出。
浩然宗在赵国境内势力强大。
攻奸浩然宗的胆子他们暂时还没有,但是借战败机会把所有罪推李幕的身上,这个胆子他们还是有的。
坐在龙椅上的赵国成襄帝又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下意识的看向原本李幕所站的一侧。
他开口问道:“李幕将军呢,今日为何没有来上早朝?”
“回陛下,李幕将军已经病倒在家,身体抱恙,所以来不了。”
赵国成襄帝虽然能力不强,但也不是纯傻子。
李幕的修为都已经到了武胆三品的程度,怎么可能染病?
这分明就是他的一个托辞而已。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也不能真在朝堂之上把李幕的遮羞布戳破,不然搞得最后彼此都难看。
赵国成襄帝看向像貌约三十多岁的臣子说道:“林御史,关于此事你怎么看?”
被他点名的御史站了出来说道:“依我看,此事并不能完全怪罪于李幕将军?”
“哦?为何?”赵国成襄帝追问道。
林御史不急不慢的说道:“因为真正要怪的其实是黑衣社。”
此言一出,赵国原本还算平静的朝堂之上立刻变得喧闹起来。
黑衣社虽然仰人鼻息,实际上却是掌握在庞奢的阵营之中。
这是李幕一方在祸水东引。
有归属于庞奢阵营的大臣站出来道:“林匹夫,你胡说?明明是李幕自大,技不如人,关于黑衣社什么事?”
林御史不急不慢的说道:“李幕将军能遭此大败,关键的因素在于魏武卒,在于颖郡武王,在于明教教主,此三者也。”
“如今我们回过头再看,其中魏武卒以一当十,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黑衣社作为谍报机构,却是一无所知,这不怪罪他们要怪谁呢?”
“颖郡武王虽然传闻当中并不受魏皇的宠幸和关注,是没有任何人在意的皇子,现在回头看来却能整合其部下势力。在颖郡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将颖郡复杂武道势力废除并统一,这是一个普通王爷能做到的么?”
“更别说,这样的一个皇子还给了“武”的封号。关于其中底细,黑衣社竟然也是一无所知,这不怪罪他们要怪谁呢?”
“最后的明教教主魏无忌,此人来历神秘,其战力已经凌驾于浩然宗主之上,短短时间魏国已经有了两位战力可达武胆九品的武夫。而自始至终,我们赵国也都是毫不知情,这不怪罪他们要怪谁呢?”
林御史接着说道:“陛下,此战并非完全是李幕将军的罪过,黑衣社的问题最起码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他的话铿锵有力,有理有据,所以当他说完之后,赵国朝堂之上瞬间鸦雀无声。
就连刚才反驳的庞奢臣子也都有些懵,半晌他才反应过来,急忙道:“陛下,林御史这是在为李幕之罪开脱啊!请陛下明鉴。”
坐在龙椅上的赵国成襄帝此时也是被林御史的言语给镇住了。
他嘴巴嗫喏了两下说道:“那魏武卒,武王,明教教主当真如此厉害?”
林御史挺起胸膛来说道:“比微臣说的还要厉害几分,尤其其中的武王更要万分注意,我看魏国分封的王爷当中,没有一个能做到他这种程度的。此人必定是在藏拙。”
庞奢见自己的手下已经败下阵来,主动上前说道:“林御史何必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不过正如林御史所言,此次赵魏战事的失利与黑衣社有脱不开的关系,请陛下治罪黑衣社众人以正皇家之风。”
“啊……”赵国成襄帝吃了一惊。
这黑衣社乃是武学势力,还是属于庞奢一方,让他治罪简直是把他放在火架子上烤。
他连忙道:“此事关系甚大,容朕再仔细斟酌。今天就到这里吧,退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恭送陛下。”
赵国成襄帝急忙站起,在贴身太监的搀扶下,迅速离开,好似一刻也不想呆。
等赵国成襄帝走后,朝堂上的大臣们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庞奢走到林御史林一同的面前,冷冷说道:“御史口齿真是凌厉,我庞某今日算是见识了。”
林御史林一同不卑不亢道:“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哼!”
庞奢一甩衣袖,快步离开朝堂。
……
在晋阴城外宽阔的土路上,一辆马车从远处不紧不慢的驶来。
车轮滚动在沙土上,发出沉闷的声音。
“驾!”
车夫稳稳地驾着马车,时不时挥动马鞭,驱动马车朝前。
马车四角悬挂的青铜銮铃随着马车的颠簸,胡乱的摆动着,发出急促的叮咚声。
赵弘明盘膝坐在车厢中,默默运转八荒不老功修复体内的伤势。
八荒不老功对于肉身的修复能力毋庸置疑,这段时间以来,就连五脏六腑受到的创伤都已经没有大碍。
可唯独神魂的损伤却有点麻烦,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和心思才可以了。
赵弘明心神一动,动了一个念头,调动了全身的气血和真意。
体内汪洋如海的气血流转出来。
他长臂肌肉在气血的充盈之下,开始绷紧、膨胀,然后层层叠叠鼓涨而起,露出坚韧的力量感和厚实的身躯。
每一次呼吸,他的胸膛似乎都在燃烧着热血,散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气息。
忽然,他眉头紧锁,感受到一阵源自神魂深处的痛楚,如浪潮一般阵阵冲击着他的心关。
是神魂的伤势。
赵弘明忍着神魂的不适,同时运转八荒不老功和雷霆破灭法身。
他汗如雨下,浸湿了衣襟和头发,但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片刻之后,青色的真意从虚空中凝结,聚集在他身后。
“结!”
赵弘明心中一声断喝。
身后的青色真意仿佛在某种力量的牵引之下,开始朝着人的形状凝聚。
但到了某个程度之后,砰然溃散。
“还是不行么。”赵弘明唉声叹气道:“看来只能靠水磨功夫,接下的时间慢慢调养了。武胆九品的武夫真是可怕啊。”
目前自己只是武胆三品修为,并没有跨过五品的天堑,很多玄妙的手段都没有办法用。
此次与赵国对战,击败了浩然宗主之后,算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后面的事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收尾。
可预见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会有谁不长眼再犯颖郡,或者打他的主意。
而他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疗伤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提升修为。
赵弘明将接下来需要做的大概事项,简单的理了出来。
他轻吐一口浊气,停下运功。
悬浮在他周身的青色真意逐渐消散于虚空之中。
赵弘明开口问道:“我们现在到哪儿了?”
驾车的车夫精神一震,恭敬的回道:“教主,我们马上就要到晋阴城了。”
“哦。”
赵弘明拉开车帘,探头望去。
远方晋阴城的轮廓已经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古老的城墙在阳光下显得斑驳而陈旧。
城外田野上的稻已经收割,裸露的稻田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的土地,有时还能看到遗留的一些稻谷的秸秆在风中轻轻摇曳。
有妇孺背着竹篮,身后跟着两个孩童俯身,在已经收割后的稻田里拾着新生出的稻穗。
经过一场大战之后,晋阴城迅速恢复了生息,并没有因为他的用兵而彻底萧条下去。
稍稍让赵弘明有些意外。
他默默放下车帘,随着马车一点点朝着晋阴城门靠近。
赵弘明吩咐道:“你不用进城,回去吧,剩下我自己过去便可。”
驾车的马夫犹豫着说道:“教主,吴将军他们让我将您送到衙门那边呢?”
“我留了一颗愿石还有三两银子,剩下你自己看着办吧。”
话音一落,赵弘明便身影一晃从车厢中钻了出来,袖口拂动,露出丝绸白袖,刹那间消失于车架之上。
驾车马夫只觉得马车像是卸掉了一个重物一般,发出轻微的抖动。
他回头望去,伸手打开车门,里面除了一颗愿石和三两银子之外,空无一人。
而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到赵弘明的身影。
架马车夫停下车马,走了进去将银两等物收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唉,没有办法,既然教主都这么说了,那我只有回去复命了。”
他策马调转方向,朝着来时路返回。
晋阴城外,赵弘明长发飘逸如黑云,随风飘扬,映衬着他矫健的身形。
脚下的青石被他掠过,卷起身后的余波,仿佛他的速度早已超越寻常人的认知。
这一次从河东安邑赶回,一路奔波,中间波折,前后花费了他五天的时间。
这晋阴城跟他离开的时候有很大的变化。
赵弘明心神一动,隐去了相貌,凭借一些身份铜引顺利进了晋阴城中。
一进入晋阴城,他就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城里的武夫一下子多了许多。
他稍微一打听,不少都是从赵国和齐国两国过来的顿时有些意外。
这段时间以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对身后发生的这些变化都有些不太清楚。
赵弘明心生疑问,并没有在城中逗留,直接去了他在晋阴的行宫。
晋阴城的临时行宫中,提前返回的高延士跟往常一样守在了门口,来回踱着步子,不停的四周张望。
身旁的仆从道:“高公公,你今天已经站了一整天了,要不歇一歇?”
“杂家的身子骨没那么弱,你去忙你的事。”高延士瞥了他一眼说道。
“是是是。”行宫的仆从连忙低头应下,不敢多言。
就在这时,高延士在前方看到了一个人影,脸上一变,急忙迎了上去,喊道:“殿下。”
已经恢复样貌赵弘明道:“本王离开的这段时间,没有发生什么事吧?”
高延士低头恭声回道:“回殿下,的确有些变化,不过都是好事。”
“说来听听。”
“是。”
高延士将赵弘明迎到行宫中,一边走一边将他这些天搜集的情报都梳理出来,告知赵弘明。
听完之后,赵弘明颇为讶异:“你是说鹿陵那边,报名并符合魏武卒条件的武夫就有一万多人?”
“回殿下,这还是奴才几日之前搜集到,说不定等殿下回到鹿陵后,这个数字怕还是要再多一些。”
高延士把与李幕一战的影响,一五一十的详细的汇报了出来,才让赵弘明彻底搞清楚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没想到,一战下来之后,还有这样的惊喜。”赵弘明忍俊不禁:“这兵还越打越多了,真是有意思。”
“不仅如此,奴才还打听到,鹿陵那边已经有四位先天武夫要加入魏武卒,眼下正在照着殿下的意思进行‘思想教育’。有一个貌似有些不满,已经被几个堂主联手赶出去了,剩下的三位都还比较服从。”
赵弘明心头大喜,距离自己要构建由先天武夫构成的魏武卒,更进了一步。
“除此之外呢?”
高延士想了想说道:“张义想求见殿下。只不过前些日子,殿下一直都不在,未能如愿。”
赵弘明沉吟道:“眼下无事,见一见吧。”
“是,殿下,奴才这就召他过来。”
“本王在正殿中等他。”
“好。”
过了一会儿,张义在高延士的带领之下进入了赵弘明在晋阴的临时行宫正堂。
见到赵弘明后,张义脸色一喜跪拜道:“见过武王殿下。”
“起身吧,本王听高延士说,你要找本王,所为何事?”
张义精神一肃道:“回禀殿下,有两件事。”
“说来听听。”
“第一件事,我想举荐李俚为颖郡郡守。”
赵弘明对于李俚的印象不是很深,只知道他有些才华,听张义这么一说,可以了解一番。
“那第二件事呢?”
“我想出使赵国,让赵国正式割让河东三十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