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166章 制衡之道

第166章 制衡之道

    不过安禄山这个名字也就在李世民心头升起了片刻就被压下。

    一百年后的事儿,现在惦记也没用。

    而且以当时的情况,即使无安禄山,至多也就缓个十年八年。

    最终还是会有安禄海安禄楼之类的蹦出来。

    一直默不作声的长孙无忌此时一副后怕的姿态:

    “大家圣谋万里,贼人起狂嫉之心,贱獠伺机而发欲断唐之兴盛。”

    “臣恨不能以身而挡向大家之刀兵,惟望陛下圣体贵安无恙。”

    看着长孙无忌眼泪都下来了,李世民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对于自己安危是有自信的,比如过年前带了几个金吾卫就出去了。

    但仔细想想,若遇到的是几十个这样的突厥亡命徒,恐怕也只能饮恨。

    此时不用秦琼提醒,尉迟敬德就出列而拜。

    虽然没说话,但其中意思大家都懂。

    “敬德且坐。”

    李世民亲自将这个爱将拉起来:

    “以后朕若出行,定唤你这门神作陪。”

    尉迟敬德这才咧开嘴开心起来。

    ……

    对于李世民遇刺,成都府衙的众人表示毫无兴趣。

    春秋时期的刺客简直不要太多,不少都是为恩主复仇。

    你这李二凤连人家国家都灭了,就不担心人家行刺客之事的?

    相较之下孔明则是对那降唐立功的突厥将多有感叹:

    “孝武皇帝时,若是长平烈侯麾下的赵信小心些,未必不能成如此人物。”

    张飞眨巴眨巴眼,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孝武皇帝与匈奴开战后,最先封侯的就是翕侯赵信和持轅侯乐,甚至比卫青还要早。

    张飞也理解,因为两人都是匈奴人,这多半是千金买马骨之举,而且赵信也确有能力,阴山之战居首功。

    但问题就是漠南之战战败后又投降了匈奴,颇受重用,给大汉整了不少麻烦。

    千金买了马骨,结果这马骨跑了……

    “军师别丧气!”

    张飞拍拍胸脯打包票:

    “等俺老张骑兵大成,定然擒几个羌胡人跳舞给军师看。”

    “让军师也享受下唐朝皇帝的待遇。”

    被张飞这么一打岔,孔明顿时哭笑不得。

    【二凤虽然力排众议的样子很靓仔,但被突厥人搞得左支右绌的时候也抱怨过:

    “魏征劝我复立高昌,吾不用其言,今方自咎耳。”

    这也算是二凤日常反思了:

    被突厥人刺杀,反思:我应该听魏征的。

    灭了高昌之后,反思:我不该听魏征的。

    立西州被打后,反思:我还是该听魏征。

    二凤能有这个感叹主要是此时的西突厥重归统一了,所以西州的唐军据点压力就有点大。

    西突厥的这事儿吧,让十万哥看看可能会有点眼熟。

    都布可汗将西突厥爆锤了一顿抢了一半领土后,直接投唐去了。

    这让西突厥内部既高兴又愤怒。

    高兴是因为都布可汗确实很能打,捶的他们抬不起来头,猛人一走自然松了口气。

    愤怒是因为这人竟然宁可去大唐当将军都不愿意当可汗!

    西突厥虽然收复了领土,但内部反而人心思动。

    这种情况下,刚上位的咥利失可汗玩儿了一手骚操作。

    简单来说,他将西突厥简单粗暴的划分成了十大部落。

    然后分别设咄陆部和弩失毕部各统五个部落,咱们简称左厢和右厢。

    而西突厥这个话事人觉得自己最精妙的操作就在这里:

    左厢和右厢是仇人。

    不出意外的话,他咥利失会成功玩一手制衡,重振西突厥荣光义不容辞!

    然后不出意外……其实换谁来看这都必然出意外。

    这手制衡就玩了不到三年,左右两厢就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咥利失这个大可汗都被联手赶了出去,流亡焉耆。

    就是在这种西突厥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二凤一边命侯君集攻高昌,一边还给这西突厥的内乱加了一把火:

    亲自给咥利失的侄子册封为新的大可汗。

    而在唐朝设立西州后不过一年,左右两厢就打出了结果:

    二凤亲封的大可汗兵败被杀,西突厥重新统一。

    重新统一的西突厥第一件事就是给唐朝上压力,因此二凤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但嘴上说着反思,实际上二凤压根就没考虑过撤销西州。

    而且事情很快迎来转机:

    642年,西突厥大可汗通告西域各国:我要去打康国了,到时候你们看看,我与那天可汗孰帅?

    这种打天可汗脸的宣言让西突厥上下气势如虹,光速攻克了康国,顺带抢了米国,劫掠财宝无数。

    但西突厥大可汗拒绝与属下共分财宝,于是西突厥内部矛盾重新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二凤开始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

    643年底,遣使入西域,封咥利失的后代为大可汗,拉拢西突厥内部亲唐派,加速其内乱。

    644年初,在使者联络下,此前倒向西突厥的焉耆国内部,亲唐派开始鼓噪闹事。

    同年四月,侯君集被斩首,大唐内部重新安稳。

    同年七月,二凤下诏,攻打高句丽。

    同年八月,二凤下诏,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攻焉耆国。

    十一天后,郭孝恪以三千轻骑突袭焉耆国都,擒其王,焉耆国灭亡。】

    刘备饶有兴趣看着这突厥人复杂的姓名。

    看着这西突厥的分分合合,依稀想起来了孙吴的那个由大舅哥亲手操刀的内乱:

    “二宫之争?”

    “似而不是。”

    法正摇摇头,多点评了两句:

    “若是制衡,应当要使得有仇的双方都有求于这个大可汗。”

    “这突厥人此举,无异于帮双方整合了部署。”

    “真是……自取灭亡。”

    在法正看来,即使要分这十部落,也是要将有仇的双方掺杂起来。

    伱这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是往有仇的两人手里塞入了武器。

    不把对方捅个透明,确实很难停下来。

    孔明则是笑了出来:

    “这唐皇,倒是将诸部联合所上的天可汗尊号用了个清楚。”

    “册封弱势者以图强獠,如此方为制衡。”

    “那西突厥内乱之始的大可汗真应该好好学学。”

    刘备则是看着这位皇帝那一步接一步的操作,同样心情复杂:

    “焉耆国灭。”

    不同于感触不大高昌,这焉耆在大汉开西域时就已经存在。

    西域小国,从前汉至今,又从今至那唐,最终方才覆灭。

    “大哥,这焉耆……”

    张飞兴冲冲刚开了话头,就被刘备直接打断:

    “翼德可有攻伐关中之策?”

    他是真怕这三弟当场再跟他算算这焉耆的国祚,因此强行扭了个话题。

    张飞略感委屈,不过就是想请命灭焉耆罢了,大哥怎么都不让说话的?

    至于攻关中之策……那不是等庞军师出主意就行吗?

    ……

    对于西突厥这内乱,即使是甘露殿的众人也听得饶有兴趣。

    因为如今打探消息的来源基本都是过往胡商。

    秉着做生意不惹事的前提,胡商路过西突厥也基本都是交完钱就赶紧闪人。

    因此对于西突厥的了解还真未必有后世精准。

    侯君集更是兢兢业业的在讲解:

    “如今西突厥的大可汗名泥孰,听闻其为为人强硬,乃是亲杀前任可汗即位,但其部也多有不服者。”

    “想来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左右厢仇怨来源。”

    “大家给西突厥可汗封号之事,属神来之笔!”

    “难怪光幕中臣取高昌无西突厥之扰,原来有大家千里之外运筹帷幄!”

    “这突厥獠汗竟敢轻视大家,臣愿提可战之兵,捉其于顺天门外夸功!”

    说着侯君集还想起来李靖与李世勣献俘时的长安盛景,不知道什么时候主角能换成他侯君集?

    不过嘴上还是不停,为陛下取西域,他必当先!

    “这突厥獠汗,竟还独占财货,就这眼界居敢妄尊可汗,不知死活!”

    “想来西突厥命不久……侯君集被斩首?”

    侯君集的话语当即卡壳,他颤颤巍巍扭头,对上的是李世民平静的眼眸。

    眼泪登即就下来了:

    “大家,看来臣无幸见我大唐一统西域。”

    “请大家责罚臣私掠私夺高昌之失。”

    看着侯君集涕泗横流,李世民叹了口气将其扶起:

    “可还记得玄武门之谈?”

    侯君集点点头,又赶忙摇摇头,随即想起来应该是前几天的谈话,最终还是迟疑着点点头。

    看着这个亲臣惶恐的模样,李世民心中多了几分不忍:

    “记得就行,朕那日说的,依然算话。”

    侯君集努力回想,最终也似乎不能完全记起来。

    但心下也明白,只要他行事不逾矩,就不会有此杀身之祸。

    但……侯君集看着光幕上小小的高昌两字,心情却极为复杂。

    知天地,知古今,见己之名,见唐之盛。

    如今他想的,可不仅仅是不逾矩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