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惊破大明 > 第272章 吟诗作对

第272章 吟诗作对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犀》。南宋。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乐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凭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唐卡一边听,一边感触不已。要说冯保也是当世之俊才,如果不是因为自小入了宫门,也是一代奇伟男子。

    照理说他是一个太监,不会喜欢豪放之词,应该爱好婉约或者略带阴柔之诗才对,可他偏偏念起了典型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之作。

    要知道辛弃疾可是南宋一代文武全才,既是大文豪,亦是奋勇抗金的虎胆英雄。

    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六百余首诗词存世。

    军事上,他曾率五百多人袭破敌军几万人大营,将叛徒擒拿带回。其惊人勇敢之果断,在当时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或者在冯保的心中,这位文武全才之辛弃疾就是他的偶像吧。

    他正在思索之中,张居正已经领头叫好,并亲自点评:“冯总管此词甚佳!稼轩先生此词着实豪迈!第一句少年痛饮,就道出了无限气势。及至后来,更是一步一台阶,豪气冲霄汉。更难得的是,此词题目之‘木犀’即是桂花,但词中无一‘桂’字,而且全词含有‘明乐’、含有‘世界’,意即大明雄于世界,寓意甚好!甚妙!”

    这几个意思,唐卡刚才都没太听出来,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赶忙跟着叫好。

    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不假,不过要想统领天下,还得兼容并包、融会贯通才行。

    李太后听了张居正的点评后也频频点头,不住鼓掌夸赞。

    接下来,该轮到她接续了。

    只见她沉吟半响,念出一首,竟然也是辛弃疾。

    《清平乐.赋木犀词》。南宋。辛弃疾。

    明月秋晓,翠盖团团好。

    碎剪黄金教恁小,都着叶儿遮了。

    折来休似年时,小窗以有高低。

    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这首唱完,唐卡带着张、冯二人玩了命似的叫好鼓掌。

    不过,这曲到底哪里好,他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这首词好象和辛弃疾的一贯风格不太一样,于是他朝张居正使了一个眼色,示意还是由他来点评。

    张居正会意,站起身来向李太后拱手说道:“太后此曲甚佳。首先,从接龙意义上说,这首词仍是辛弃疾所作之《清平乐》,词牌完全相同,也同样是咏‘木犀’桂花的,可谓是姊妹篇,乃是极好!说明太后既知晓已诵这首,更知晓方才冯总管诵那首,正所谓后来居上!”

    他说到这儿,悄悄抬眼看了一下皇太后,见她一边听着一边微笑着点头,知道自己的点评适好拍到了点子上,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其次,这首词属于豪放之辛弃疾非常罕见的欢快诗词,通篇从小处着眼,非常有情致雅趣,悠闲之乐徜徉于字里行间。经太后之口唱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妙妙妙!”李太后笑了起来:“听太傅点评,真是比诵诗还过瘾!点评得太好了!老身还真是觉得这首姊妹篇与刚才冯总管诵的大不相同,所以才有意吟出的!”

    “哈哈哈!”这一下,唐卡与二人共同大笑起来,惹得李太后也是笑个不停。

    笑了一会儿,见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自己,唐卡这才意识到,接下来又该轮到自己了,他的肚子里现在仅剩下了晴天写给他那首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

    事已至此,只有把这个压箱底的展露出来了,他们一会儿如果都能续上,再到我这儿再说吧,实在不行,就只能认怂了。

    于是站起身来,用足了力气,高声诵念。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此曲念完,李太后的眼里竟然已是点点泪花,柔弱地叫了声:“好!”竟然兀自哽咽起来。

    唐卡忙伸手抚住她的肩膀,轻声安慰。她缓了缓,看到儿子带笑的面庞,仍是泪流不止。

    张居正本来还想开口点评,见太后如此,只得先闭了嘴。

    只见太后渐渐停止了啜泣,抚了抚儿子的面庞,亲自开始了感人至深的点评:“我儿真是长大了!这首《过故人庄》正是孟浩然的代表佳作,虽然看似悠然自得,却洋溢着浓浓的情意,而且正赶上重阳佳节将至,我儿已懂得孝顺,甚至知道用诗来表达,我这做母亲的感觉很欣慰!真的很欣慰!”

    唐卡一直轻声宽慰着她,想告诉她这是晴天告诉自己要孝敬您老人家的,但又想在这样的场合说出来,不太合适,所以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张、冯二人此时赶紧站起身来,拱手齐声说道:“皇太后和皇上母子情深,人所共知,实乃天下百姓之楷模!百善孝为先,皇上有此孝心,何愁天下不定,四海不平?”

    唐卡笑了,示意他俩坐下:“好了!母后有感而发,你们俩个,继续接龙吧。”

    “是!”二人相视一眼,冯保上前一步,“这回老臣先来!”

    只见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然后把茶盏放下,念出了一首词来。

    《月宫春》。唐代。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

    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诵得好!这首词把人间写作了天宫,还把朕比作了玉皇呢!”唐卡刚才得到了母后的真心夸赞,心情大好,于是也就不知深浅地点评起来。

    张、冯二人听完他的点评后纷纷大笑着赞赏:“哈哈哈!正是!我主乃九天紫微星下凡,在人间是九五之尊皇帝陛下,在天上就是万仙之长玉皇大帝!”

    要说大伴儿冯保还是比较有心眼儿,刚才不显山不露水地背诵了一首辛弃疾的《清平乐》,却一下子突显豪气,得到众多赞赏,这回又适当拍上一马,把皇帝比作了玉帝,真是恰到好处。

    哈哈笑完,张居正摇晃了一下脑袋,站起身来:“下面一首,我来续吧。”

    接着,他缓音长调,诵了一首宋代的词来。

    《好事近》。南宋。张孝祥。

    一朵木犀花,珍重玉纤新摘。

    插向远山深处,占十分秋色。

    满园桃李闹春风,漫红红白白。

    争似淡妆娇面,伴蓬莱仙客。

    唐卡听到这首词,先是感觉良好,接着心里一惊,这首词明显是祝自己好事将来。

    照理说晴天明日进宫只有母后和冯保知道,怎么连张居正也知道么?那么他是不是还知道自己与明清、明澈姐妹之情史?到时候率百官参自己一本私自出宫,偷会民女就麻烦了!

    后来又一想,他应该只是借着刚才的“福禄寿喜”说自己是喜神,即兴祝自己好事临近而已,而对于母后准备海选皇后内定为晴天之事,他并不知情,明清明澈之事就更不会知道了。

    当下心稍宽,只见一直没有发表点评的冯保此时站起,躬身说道:“首辅背诵此词甚佳,只用一枝木犀桂花,就将一番秋景写尽,引来满盏堂皆春,预设好事连连,真是‘喜神’将至也。”

    “嗯!”此时李太后也发话了,“太傅念得好,冯总管评得也好!下面,又该老身了吧。”

    张、冯二人急忙拱手施礼:“请太后赐教!”

    李太后顿了一顿,也诵出一首宋词来。

    《鹧鸪天》。南宋。陈允平。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待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她一诵完,众皆叫好。

    张、冯二人几乎是齐声赞道:“此词甚好!太后所选诗词,均如女子情怀,别有情致!”

    唐卡此时也续了一句:“对对对!尤其是这最后一句,仙娥有约,骑上九霄,真是有意境,母后就如这仙娥一般啊。”

    “哈哈哈!”现场笑作一气,着实热闹非凡。

    唐卡眼见三人的目光又转向了自己,知道要坏,自己已是山穷水尽、黔驴技穷,哪里还有半句咏桂咏菊的诗在?

    怎么办?他求饶的目光望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一笑,顿时会意,站起身来替皇帝打圆场:“刚才这两轮都是皇上先起头,微臣不才,这轮就由我先开始吧。”

    只见他缓缓向前一步,诵出一首词。

    《鹊桥仙》。南宋。管鉴。

    东皋圃隐,木犀开後,香遍江东十里。

    因香招我渡江来,悄不记、重阳青蕊。

    人生行乐,宦游佳处,闲健莫辞清醉。

    不寒不暖不阴晴,正是好登临天气。

    唐卡慢慢发现自己有些学会听诗品诗了,张居正诵的这首诗,他不光大致听懂了,还听出了很多官宦士子出游的书生意气。

    让先生替自己打圆场,自己当然也应该多说几句才是,那就胡乱点评吧。

    “此词甚好!木犀为桂,因香而渡江,又记重阳青蕊,暗含菊美,先生今天已经有两首诗词中尽含桂、菊‘双花’,实是难得啊!”

    李太后主动鼓掌:“嗯!我儿聪慧,为太傅此词点评甚佳,既如此,老身也来诵一首南北宋之交之词吧。”

    三人鼓掌间,李太后轻启樱唇,诵出一首词来。

    ——《惊破大明》已经突破85W字啦,关注量也突破了60W,恳请各位大明的读者们多多订阅和打赏哈。(近日有封面大推荐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