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岁月文学 > 兴汉室 > 第三章丨近臣收心

第三章丨近臣收心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韩非子·安危】

    “是,虞舜与唐尧,陛下都知道是谁吗?”杨琦像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从容的说道。

    刘协做出虚心受教的样子;“我知道,他们二人都是上古的圣贤君主。”

    “那就是了,虞舜与唐尧德行、功绩相近,是故并为一谈,先帝问臣下,‘何如孝桓皇帝?’臣以虞舜与唐尧作答,正是出于此理。”说完这话,杨琦心里有些忐忑,这不是因为担心刘协责备他讽刺先皇,毕竟孝灵皇帝都没因此而怪罪于他。杨琦担心的,是小皇帝能否听得懂自己那话的意思,在将下决断的杨琦眼中,听不听得懂非常关键。

    “侍中这话就有些不厚道。”刘协依然是笑着的,儒雅温柔,对杨琦甚是和气;“这也难怪,先帝当初说你强项也不是没有理由。”

    杨琦有些惊讶,他抬头问道:“陛下、听懂了?”

    “听懂了,但为尊者讳,我只能说桓帝与先皇心中都有黎元百姓,只是近小人而远贤臣,难以郅治。”刘协年纪不大,却也知道为尊者讳的意思,并且轻而易举的将桓帝与灵帝昏聩的责任推卸到‘近小人’身上去,这让杨琦更加吃惊了,他还没有答话,只听刘协继续说道;“不知在侍中心里,我比孝昭、孝宣二位先祖如何?”

    刘协虽然年岁不大,一直是温言笑语,可不知怎么的,杨琦在短短的交流中总感到莫名的压抑,不由的要小心应对,生怕像上午那样说错半句。杨琦不自觉中,已经把刘协当做是一个成年皇帝看待了:“孝昭、孝宣二帝皆是中兴之主,陛下年纪尚幼,虽然聪敏,但即位之日尚短,相较如何,尚未可知也。”

    刘协的兴致似乎到底为止了,他收敛笑容,对杨琦说道:“我独坐庙堂已有三年,天下万方之事,皆由太师一人而决,尚书台沦为空谈不说,我自己宛如木偶泥塑,上回见到国玺,还不知是何年何月!侍中也用不着安慰说我年纪还小,执政尚短,暂时比不得昭宣二帝。但依我看,霍氏当朝,大权却仍操之于上,而太师狂悖,且不说我,这汉室今后,才是真的尚未可知也。”

    杨琦大惊,赶忙跑到门窗边,四处看了看,在发现没人在外面听墙脚,又小步趋回,拜倒稽首,语气也不是先前的刚直冷硬,反倒是有些胆战:“陛下何出此言!”

    “在杨公心中,我就真是一个无知蒙童吗?太师也好,司徒也罢,他们待我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刘协从床上起身,走到杨琦身前,语意一顿,复又说道:“无非是尊敬的程度、和忠诚的真假有所区别而已,但论其他,比如如何看待我这个名不副实的皇帝,二者都是一样的。”

    刘协绕过杨琦,只穿着件单衣的他径直走到窗边,宣室殿位于未央宫前殿的最高处,龙首山上。推开窗子能由此看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宫殿群落,巍巍然雄楼壮宇,虽然被风雨剥蚀残缺,仍给刘协呈现出非凡的壮景。只可惜,如此盛况,刘协胸中万千抱负,却不能纵情施展,何其恨也!

    “太师暂不说他,王司徒忠心为国,曾多次为朝中坚贞之士奔走周旋,不该受陛下猜疑。”杨琦转过身面对刘协,在其背后悠悠说道。

    刘协转身,背对着光,面色沉进黑暗里,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喜怒,再加上刘协的语气一直很平和,这就更让人难以捉摸;“我从未猜疑过王司徒,王司徒对我汉室的忠心日月可鉴。我在乎的,是他到底拿我当个皇帝,还是一块汉室的幌子。”

    “陛下。”君臣不和,是历代朝堂变乱的大忌,杨琦没想到刘协不信任王允以至于这个地步。哪怕杨琦与杨瓒都有意在诛董之后,借刘协这股突起的东风另立门户,也断没有让刘协与王允君臣嫌隙的意思,他自认为有必要打消刘协心中的芥蒂,膝行到刘协身边,替王允开解道:“王司徒不是有意看轻陛下,而是实在有不可细说的理由,还望陛下恕罪,等大局终了,臣再请司徒向陛下一一详述。”

    刘协良久不语,他心里明白王允在诛董之后的一切作为,什么排斥凉州人,过于亲近关东豪族,这些都是他杀身的理由,也是汉室颠覆的缘由。但他一句都不能跟眼前这位看似耿介无比,其实心窍极多的臣子说,千言万语,终于化作一声叹息;“司徒要做什么,我已经不想知道了,再说了,他不说我就猜不到了吗?”

    杨琦跪伏在地,一句话也不说;刘协看这反应,知道要拿出真本事来才能拿下他:“司徒对我的病情看的这么重,无非是为了之后的朝臣庆贺吧。”

    见杨琦身子立时抖了一抖,刘协弯下腰在其耳边轻轻说道:“无论宫门还是殿内,军兵都来之不便,只消数十死士伏之……”

    刘协还未说完,便伸手拍向杨琦肩膀,杨琦仿佛触电一般躲开,又慌忙拜倒:“这些事情,陛下是从何得知?万万不可告知于他人,不然朝中将再兴大狱,朝廷也禁不起这次波折,还请陛下谨言慎行,三思为上。”

    “我就是因为反复三思,这才想好了告诉杨公的啊。”刘协直起身子笑道,“其他人可没有这个资格,让我说出这种话来。”

    杨琦大受感动,假意谦道:“臣下鄙陋之躯,无才无德,岂能备受陛下信重。”

    “可能是先前让你说的那个故事吧,亲小人,远贤臣,这是桓、灵二位皇帝所以荒废政事的缘故,先帝身边不是没有贤能的君子,而是错过、疏远了。”刘协亲自扶起了杨琦,热切的说道:“如今正是扶大厦将倾,匡济汉室的时候,我若视贤臣而不见,岂不是自绝于天下人么?”

    “臣虽不才,亦愿为陛下赴死。眼下实非良机,但请陛下暂做渔人,静观鹬蚌,等朝局变换的时候,臣愿见陛下大有作为。”杨琦退后一步拜倒,朝廷之中,言语向来婉转,意在不留把柄,杨琦这话等于是间接表明心意了。

    刘协哈哈一笑,拊掌道:“一人之力,何以治天下?高祖创业,身边尚有留侯助其运筹,杨公当为我的留侯。”

    留侯张良是两汉士人的榜样,能被人将其与良平相比,是一种莫大的夸赞,杨琦也不例外,更何况这还是出于刘协之口。杨琦敛眉肃容,对刘协深深一拜,以示臣服。

    杨琦本欲劝刘协韬光养晦,静待良机,可刘协不知是哪里来的自信,认定王允刺董必成,竟想着如何在刺董之后干预朝政了。他自认有必要提醒一下刘协,不能把希望全付诸于王允等人身上:“董卓威权自操,强将精兵,皆听命于卓;司徒等人虽然强干,筹算良久,但也不是说能有万分把握。”

    “王司徒等人想必密谋良久,如果连他们都不能成事,我想也没有其他人能挑起这个重担了。”刘协说完,想了想,又道:“我本想有所作为,但眼下并不是良机。”

    “唯,陛下一举一动,关系各方,如今正是紧要关头,陛下应以养病为由,耐心等待,反正,也不急于这几天。”杨琦点头称是。

    刘协本就没打算对刺董这件事上指手画脚,做些自以为聪明的举动,他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对历史进程的把握,而最大的劣势则是不熟悉这个时代的制度、风俗以及被士人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礼制。

    如何在规则内从强势的王允手中夺回一些君权,对连尚书台的权限范围有多大都不甚了解的刘协来说,不仅自己要尽快去熟悉,还得靠这个时代的英杰为他出谋划策。身边若有一批忠诚能干的大臣,刘协行事将不再是光杆司令一个,比如杨琦这样的,既是弘农杨氏出身,才干了得,又颇孚人望的大臣,是刘协的首选。

    “国家典章,朝廷制度,我登基不过三年,朝政未能决断,所以不是很熟稔。”刘协想了个合适的理由来掩饰他对汉朝政治制度的无知与陌生,当然,基本的三公九卿和中外朝他还是知道的,只是具体的权责还得让这个时代的人亲自解释的要好一些。“为了预备我以后亲政,岂能不熟悉朝堂?还请杨公不吝赐教。”

    刘协要熟悉政事,杨琦丝毫没有起疑,像个负责的老师,拱手回道:“唯,不知陛下想让臣从哪里开始讲起?”

    于是刘协又坐回了床上,杨琦也自然而然的跪坐在榻侧,刘协想了想,说:“三公九卿,分处何事,我都知道。还是烦请杨公先跟我说一下侍中与黄门侍郎吧,然后再是尚书台的权责,这是我所不甚明了的。”

    “侍中与黄门侍郎,随从左右,出入宫省,传达诏令,可参与朝政,历来是亲信贵重之职,自陛下即位以来,大政全归太师府与尚书台,侍中等近侍之臣,便仅仅作为随身伺候陛下的官属。”

    刘协明白这‘随身伺候’肯定有监视的意思,身边的人员复杂,自己能刚好遇上耿直的杨琦,倒真是运气:“那比如侍中马宇、黄门侍郎射坚这些人呢?若只知姓名,不知履历、贤庸,以后如何处事到还麻烦,杨公何不与我仔细说说,我好有个底”

    这是让杨琦点评近侍大臣了,以刘协目前对杨琦表现出的信任程度,刘协会根据杨琦的点评,先入为主的对某人产生某种印象,至于杨琦有多少话是出于公心,这就得由刘协自己来判断了

    “朝廷改制后,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定额各六人,其中有黄门侍郎钟繇、射坚、邓昌、张昶等人,侍中有马宇、董璜、刘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